金马门前无限春,岁星何处不藏身。
明年社肉初颁后,可向天涯忆远臣。
金马门前无限春,岁星何处不藏身。
明年社肉初颁后,可向天涯忆远臣。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寄送侄孙鸿胪定鼎(其四)》中的第四首。诗中以“金马门前无限春”开篇,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金马门作为古代官署的象征,此处暗含对侄孙鸿胪定鼎前程似锦的祝愿。
“岁星何处不藏身”一句,运用了岁星(即木星)的隐喻,岁星在天文学中代表着丰收与繁荣,这里表达了无论侄孙鸿胪身处何地,都能如同岁星一般,带来好运和成功。这种比喻既富有诗意,又蕴含深意,体现了诗人对侄孙未来的美好期待。
接下来,“明年社肉初颁后”一句,提到了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社祭,通常在春分前后举行,以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这里的“社肉”指的是社祭后的祭品,象征着丰收和共享。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将侄孙的未来成就与社会福祉联系起来,表达了对侄孙不仅个人成功,还能为社会带来福祉的美好祝愿。
最后一句“可向天涯忆远臣”,则表达了诗人对侄孙未来的牵挂与思念。即使侄孙远在他乡,也希望能成为一位被人们怀念的贤臣良将,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这句话既是对侄孙的鼓励,也是对侄孙未来成就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侄孙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前朝诣灵潭,吁祷冀微感。
细点随归辔,傍晚云容黮。
阵雨中夜零,所望犹觉欿。
曾未踰三日,沾霈盈沟坎。
兹来谢神贶,农事沿途览。
稚苗如助长,肥缘朝苒苒。
讵即希岁丰,乍可弭旱歉。
叨佑良已多,能格吾岂敢。
北方春雨短,竟如成例事。
畿辅今岁幸,一犁资种植。
齐郑麦为秋,切切常廑意。
况复经冬旱,三白未兆瑞。
顷闻流移众,沟壑将填弃。
治安恒目蒿,调和更心愧。
以此常自责,敢云厌灾异。
置邮传奏章,方牧佳音至。
青齐被膏泽,沃壤兴锄利。
稍解眉间愁,更积心中思。
豫洛亦我民,此雨曾沾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