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恨春迟·其一》
《恨春迟·其一》全文
宋 / 张先   形式: 词  词牌: 恨春迟

好梦才成又断。日晚起、云亸梳鬟。

秀脸拂新红,酒入娇眉眼,薄衣减春寒。

红柱溪桥波平岸。画阁外、落日西山。

不分闲花并蒂,秋藕连根,何时重得双眠。

(0)
注释
好梦:美梦。
成:开始。
又:再。
断:中断。
日晚:傍晚。
起:起床。
云亸:头发散乱。
梳鬟:梳理发髻。
秀脸:美丽的脸颊。
拂:泛起。
新红:新添的红晕。
娇眉眼:迷人的眼睛。
薄衣:轻薄的衣服。
减:抵挡。
春寒:春天的寒意。
红柱:红色的柱子。
溪桥:小桥。
波平岸:水面平静。
画阁:彩绘的楼阁。
落日:夕阳。
西山:西边的山。
不分:不明白。
闲花并蒂:并肩开放的花朵。
秋藕连根:秋天的莲藕根茎相连。
何时:何时能。
重得:再次得到。
双眠:共享睡眠。
翻译
美好的梦境刚刚开始却又中断。傍晚时分,我懒洋洋地起床,头发散乱如云。
她美丽的脸颊泛着新红,酒意让她的眼睛更加迷人,轻薄的衣物抵挡不住春天的寒意。
红色的柱子映衬着溪桥,水面平静,画阁之外,夕阳正缓缓落下西山。
我不明白为什么不能像闲花并蒂那样长久相伴,如同秋天的莲藕连根,何时才能再次共享双眠之乐。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的梦中情景。她刚从好梦中醒来,却又被日光唤醒。她的云鬓尚未整理,脸颊因新添的红晕显得更加娇嫩,她饮酒过后眉眼间透露出醉意,而薄衣则难挡春寒。

诗中的“红柱溪桥波平岸”与“画阁外、落日西山”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女子居住的环境:一座古朴的木制桥旁,溪水平静;而她所在的精致画阁之外,夕阳正缓缓降落在远处的山峦间。

最后,“不分闲花并蒂,秋藕连根”暗示了女子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她希望能够重返那份梦中的双人共眠之乐,但这份渴望却如同难以分离的并蒂花和相连的藕草一般,似乎无从实现。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春日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女子对于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对逝去欢乐的无奈与留恋。

作者介绍
张先

张先
朝代:宋   字:子野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   生辰:990-1078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
猜你喜欢

蜜蜂

官课有严投急影,公衙未退沸繁声。

香材聚敛千家圃,兵卫森凝百雉城。

额上粉轻春尚早,股间金重日初晴。

百虫未敢梅花近,唯有渠来蹴雪英。

(0)

喜山甫相过·其二

梦回春草远,病起故人来。

耿耿孤灯话,沈沈细雨杯。

千愁双鸟过,一笑百花开。

世事渺烟水,相携卧绿苔。

(0)

春日山居好十首·其六

春日山居好,西湖乐事非。

青黄虽未接,红紫自交辉。

酒在何忧死,诗成可疗饥。

典书犹可醉,何必有金挥。

(0)

自归耕篆畦见村妇有摘茶车水卖鱼汲水行馌寄衣舂米种麦泣布卖菜者作十妇词·其四

溪头汲水妇,力小憩中途。

奉佛澄斋钵,供姑洁饭盂。

煮蔬甘胜肉,洗布白于酥。

酿黍修时祀,家篘不用沽。

(0)

闺怨·其四

贮雪成酥饤玉盘,劝郎抄取一匙餐。

金针指冷愁花冻,侍婢添香却夜寒。

(0)

句·其一

空外水光风动月,暗中花气雪藏梅。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