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阊阖至,轩盖承明归。
云月爱秋景,林堂开夜扉。
何言兼济日,尚与宴私违。
兴逐蒹葭变,文因棠棣飞。
人伦用忠孝,帝德已光辉。
赠弟今为贵,方知陆氏微。
清风阊阖至,轩盖承明归。
云月爱秋景,林堂开夜扉。
何言兼济日,尚与宴私违。
兴逐蒹葭变,文因棠棣飞。
人伦用忠孝,帝德已光辉。
赠弟今为贵,方知陆氏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名为《和苏侍郎小园夕霁寄诸弟》。诗中的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兄弟深厚的情谊。
"清风阊阖至,轩盖承明归。云月爱秋景,林堂开夜扉。"
这四句描写了一个宁静美好的傍晚场景。清风轻拂,车马回归,云和月亮映照着秋天的美好景色,而林中的小屋在夜幕降临时打开门扉,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何言兼济日,尚与宴私违。兴逐蒹葭变,文因棠棣飞。"
这四句表达了诗人对兄弟之间情谊的珍视和不舍。诗人感叹时光易逝,兄弟之间难得相聚,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情感的变化和文学创作的灵感如同树木间飞舞的棠棣(一种鸟类)般自然而然。
"人伦用忠孝,帝德已光辉。赠弟今为贵,方知陆氏微。"
最后四句强调了人际关系中忠诚和孝顺的重要性,并且提到了皇帝的恩德已经广泛流传。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兄弟新获得的地位变化感到欣慰,同时认识到自己过去可能忽视了陆氏家族的微妙影响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张九龄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人文关怀,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颇为精致,反映出唐代诗歌的高超造诣。
细小亦芙蓉。千瓣玲珑。透心红。花头还学绿云松。
馀蕊外,缀金虫。莫使暗风惊泪落,教绣幕重重。
凤楼东。春色熊熊。
一边虽灺,一边犹蕾,兰膏依恋缸中。
喜作爆声,朱火吞吐一丛丛。金钱休卜,人至临邛。
万斛金波泻。遍人间、云鬟玉臂,清辉狼籍。
历历扶疏丹桂影,一碧乾坤欲化。
人正在、汴梁客舍。
可惜宋家陵阙改,烂银盘、依旧当空挂。
可还似,东京夜。关河隔绝愁军马。
忆家山、六朝佳丽,许多王谢。
月到故乡应倍好,无限风亭水榭。
料此际、金樽对把。
已矣飘零何足道,鼓天风、鸾背终须跨。
暂且学,姮娥寡。
乱峰堆髻,夕景木末,残雪崖际。一派空翠。
瓢堂语悄,山窗落松子。小楼欲坠。
斜嵌岩壑,蹲若奇鬼。暝色晴霁。
鬓丝禅板,浑忘在尘世。
开士暮归晚,钵向石桥深涧洗。
坐客松寮,钟鸣黄叶寺。喜今夜关河,一碧千里。
感伤身世。看六代青山,月华如水。
是千秋、倚阑人泪。
淋漓顿挫,借杜陵长句,幻成波磔。
兀奡苍凉盘瘦硬,郁若烟帆浪舶。
巉削虚无,雕镌形状,万壑苍皮坼。
李潮吾衍,古惟二子堪匹。
叹息世态媕婀,人情淟涊,奇字谁曾识。
只有敬亭山色好,镇日相看亦得。
归卧烟霞,閒逢梅沈,定问余踪迹。
豪情冶兴,为言都不如昔。
为送人行,马上远山,也把晴蛾淡扫。
惜别情悰,中酒心期,自己殊难分晓。
一路相随,总输与、道旁春草。来早。
怕梦里花多,意中人少。
计日迤逦吴关,和燕子杨花,一群齐到。
翠篷推处,白舫摇时,两岸露桃红小。
半幅蒲帆,浑疑是、掠波沙鸟。尤好。
京口驿、鲚鱼上了。
梅子生仁,柳绵著水,翠阴淰淰遮墙。
新裁綵袖,爱趁日初长。
立马都亭送客,鞭丝飐、帽影低飏。
凝情处,暮云堆碧,妒尔作轻装。霞觞。
归捧候,黛添艾叶,红入榴房。
有江鲈篱笋,足膳高堂。
路次毗陵水驿,应相见、阳羡山光。
凭君说,倚阑游子,脉脉只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