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楼本无梦,我自梦严州。
严州谁梦我,白云天际流。
山楼本无梦,我自梦严州。
严州谁梦我,白云天际流。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献章所作的《梦林缉熙(其二)》。诗中以"山楼本无梦"起笔,表达了诗人身处山楼之中,本应无梦的状态,然而他却自然地陷入了对严州的梦境。"我自梦严州"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严州的深深怀念或向往之情。
接着,诗人通过设问"严州谁梦我",反问是否有人在严州梦到自己,表达了他对远方友人或故土的思念,同时也暗示了梦境的双向性,即他在梦中也想念着严州。
最后一句"白云天际流",以白云飘荡的景象收尾,既描绘了梦境中的画面,又象征着诗人情感的飘渺和思绪的自由流动,增添了诗的意境之美。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梦境为纽带,抒发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内心的感触。
元气脱形数,运动天地内。
东坡未离人,岂比元气大。
天地不能容,伸舒辄有碍。
低头不能仰,闭口焉敢欬。
东坡坦率老,局促因难耐。
何当与道俱,逍遥天地外。
无云仍露坐,有月更江皋。
沉陆伤吾道,浮生忆尔曹。
扁舟应夏口,此夕数秋毫。
不见今三载,当时已二毛。
此日方收信,前时已具舟。
开头今几月,软脚定中秋。
凉德为兄忝,炎荒代尔忧。
从今西望眼,应到见时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