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半依沙觜,舟子长停岸足。
杨柳三株五株,桃花一簇两簇。
斜阳澹澹牵黄,远水盈盈涨绿。
老翁忘却投纶,因看晴鸥对浴。
人家半依沙觜,舟子长停岸足。
杨柳三株五株,桃花一簇两簇。
斜阳澹澹牵黄,远水盈盈涨绿。
老翁忘却投纶,因看晴鸥对浴。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西溪的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图景。
首先,“人家半依沙觜,舟子长停岸足。”描绘了沿岸人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景象。半依沙嘴的房屋,与潺潺流水相映成趣;舟子在岸边停留,似乎在享受这份宁静与悠闲。这里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接着,“杨柳三株五株,桃花一簇两簇。”通过数量的对比,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三两株杨柳,点缀着岸边,增添了几分柔美与清雅;一簇两簇的桃花,或疏或密,散发出淡淡的花香,为画面增添了色彩与活力。这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也暗示了生命的繁盛与希望。
“斜阳澹澹牵黄,远水盈盈涨绿。”描绘了夕阳下的景色,斜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给万物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远处的水面则因夕阳的映照而呈现出盈盈的绿色。这一句通过色彩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与美好。
最后,“老翁忘却投纶,因看晴鸥对浴。”描述了一位老翁在欣赏自然美景时,忘记了垂钓的乐趣,而是被天空中一对对飞翔的鸥鸟所吸引。这一细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与谦逊。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对生活真谛的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西溪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生活之趣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霜风初过,正仙吏微吟,诗喉清咽。
静对南山真赏处,秋后一亭花月。
翠簇香裀,光摇今胜,玉女肌凝雪。
寒城无伴,灿然还自奇绝。
况有凫舄朋来,拼金钱都罄,晚酣留客。
应笑陶潜孤负了,多少傲霜馀色。
鲸饮方豪,龙吟未已,更著雕胡设。
清欢无限,醉归犹记前说。
柳花引过横塘路,萦回曲蹊通圃。
插槿编篱,挨梅砌石,次第海棠成坞。吟筇独拄。
待寻访斜桥,水边窥户。
已约青山,云深不碍客来处。繁华阅人无数。
问旧日平原,君还知否。
啼鸟窗幽,昼阴人寂,慵困不如飞絮。匆匆燕语。
似迎得春来,且留春住。惜取名花,一枝堪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