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籁知天理,虞韶见帝心。
轻清杨柳曲,和乐凤凰音。
翼展编筠密,中虚镂玉深。
吴门休鼓腹,仙侣好追寻。
庄籁知天理,虞韶见帝心。
轻清杨柳曲,和乐凤凰音。
翼展编筠密,中虚镂玉深。
吴门休鼓腹,仙侣好追寻。
这首诗名为《箫》,出自宋代文学家丁谓之手,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和谐、自然界美妙音乐的赞美之情。
"庄籁知天理"一句,以庄严肃穆的态度去领悟和遵循天道的规律,展现了诗人对高尚境界的追求。"虞韶见帝心"则是通过古代圣明君主虞舜和舜时乐官韶的典故,来形容能够洞悉最高统治者的意旨。
接下来的"轻清杨柳曲"描绘了春天杨柳随风摇曳的柔美景象,而"和乐凤凰音"则以传说中的凤凰之声比喻和谐美妙的音乐,凸显了自然界中和谐之美。
"翼展编筠密"形容羽翼舒展,如同织篾一样紧密,而"中虚镂玉深"则是通过对空中的云间如同镂刻玉石一般的比喻,来表达诗人对于高远境界的向往。
最后两句"吴门休鼓腹,仙侣好追寻"则是在描绘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景。吴门指的是古代吴国之门,这里象征着通向仙境的入口;"鼓腹"有放松心怀的意思,而"仙侣好追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仙界同伴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和谐宇宙、精神超脱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