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四玳瑁石》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四玳瑁石》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古风

前有县大夫,取此石为器。

嚣然夸谓予,材与工俱美。

如何尔乡人,器用曾莫备。

无乃居荒陬,俗鄙不喜事。

答云此石坚,攻磨动时岁。

官用钱出民,民用钱出已。

出民官不知,喜事诚可贵。

出已乃伤财,谁能不惜费。

大夫闻此言,如有所忿戾。

今君倡是诗,敢以报嘉惠。

(0)
翻译
起初有县里的官员,选取这块石头制作器具。
他得意地向我夸耀,说材质和工艺都极佳。
为何你们乡里人,家中器具如此不齐全?
是不是因为居住在偏远之地,民风粗陋不喜好置办物品。
他们回答说石头坚硬,打磨它已耗时多年。
官府用钱是从百姓那里征取,而百姓的钱又来自自己储蓄。
官府征税不知节制,喜好大兴土木确实珍贵。
但过度征敛就伤及民生,谁会不心疼花费呢。
那位官员听了这话,似乎有些愤怒。
现在您写下这首诗,我斗胆以此回报您的善意。
注释
县大夫:县里的官员。
嚣然:得意洋洋的样子。
材与工俱美:材质和工艺都非常好。
尔乡人:你们乡里的人。
器用曾莫备:家中器具都不齐全。
居荒陬:居住在偏远地区。
俗鄙不喜事:民风粗陋不喜欢购置物品。
攻磨动时岁:打磨它已经很多年了。
官用钱出民:官府的钱来源于百姓。
民用钱出已:百姓的钱来自自己的储蓄。
喜事诚可贵:喜好建设确实值得称赞。
出已乃伤财:过度征敛会损害百姓财富。
忿戾:愤怒。
倡是诗:倡导这样的诗。
报嘉惠:回报您的好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县大夫取走一块璀璨的玳瑁石,以制作器物,自诩材质与工艺皆佳,却未被乡人所理解。诗中表达了对这种不识宝贵、不愿施财的乡俗的一种无奈,以及对于官府和民间在物资流通上的盲点进行了讽刺。

诗中的“嚣然夸谓予,材与工俱美”表现出县大夫的得意与自豪,而“如何尔乡人,器用曾莫备。无乃居荒陬,俗鄙不喜事。”则透露出乡人的愚昧和对美好事物的漠视。

接着,“答云此石坚,攻磨动时岁。官用钱出民,民用钱出已。”揭示了玳瑁石的珍贵,以及官府与民间在财务流转上的矛盾和误解。诗人通过“出民官不知,喜事诚可贵。出已乃伤财,谁能不惜费。”表达了对这种无知造成的浪费的哀叹。

最后,“大夫闻此言,如有所忿戾。今君倡是诗,敢以报嘉惠。”则是诗人对县大夫的回答以及自己为此而作诗,来回应这份恩赐之情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话和反思的形式,展现了作者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慧聚上方

小桥官树绿无央,袖手东风日正长。

料理只今谁到我,祇宜煎茗坐僧房。

(0)

两制诚堪美,青云侍玉舆。

(0)

句·其四

出没鱼龙聚,飞沉日月连。

(0)

和王安抚六言十首·其九

苦心自在阿堵,圣处谁知宁馨。

佳句忽来天外,恰能当当亭亭。

(0)

次韵和王少清春游

自笑年来多病,一春辜负嬉游。

造物故禁双眼,东风为惜缠头。

(0)

夜坐纳凉

黑云涌起星月暗,急雨欲来天地凉。

精神飒爽动秋思,襟袖飘萧吹晚香。

石峰巉青菖蒲细,盆沼涨绿凫茈长。

此中何处得三伏,更听露井鸣银床。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