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坐纳凉》
《夜坐纳凉》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黑云涌起星月暗,急雨欲来天地凉。

精神飒爽动秋思,襟袖飘萧吹晚香。

石峰巉青菖蒲细,盆沼涨绿凫茈长。

此中何处得三伏,更听露井鸣银床。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uòliáng
sòng / xiàngānshì

hēiyúnyǒngxīngyuèànláitiānliáng

jīngshénshuǎngdòngqiūjīnxiùpiāoxiāochuīwǎnxiāng

shífēngchánqīngchāngpénzhǎozhǎng绿cháng

zhōngchùsāngèngtīngjǐngmíngyínchuáng

注释
涌起:形容乌云快速聚集。
星月暗:指天空被乌云遮挡,星星和月亮显得暗淡。
飒爽:形容精神振奋,清爽。
晚香:指晚风吹来的花草香气。
巉青:形容石峰陡峭且颜色青翠。
菖蒲: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香气。
盆沼:小池塘或盆景中的水池。
银床:古代对井栏的美称,这里比喻井边。
翻译
乌云翻滚遮蔽星月,急促的雨点预示着凉意降临。
精神振奋引发秋天的思绪,衣襟衣袖随晚风摇曳,带来阵阵清香。
石峰峻峭,青色菖蒲细密生长,水盆里的池塘涨满了碧绿的菱角。
在这清凉之地,何处能寻得三伏天的痕迹?只能听见露水打在井边银色的床铺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心境。首句"黑云涌起星月暗,急雨欲来天地凉",通过描绘乌云密布、星光月色暗淡以及即将到来的急雨,渲染出一种凉意四溢的氛围。接着的"精神飒爽动秋思,襟袖飘萧吹晚香",诗人借飒爽的精神状态和晚风中衣袖轻拂的动态,流露出秋天引发的思绪与情感。

诗人进一步通过"石峰巉青菖蒲细,盆沼涨绿凫茈长",细致描绘了周围的景致,石峰峻峭,菖蒲青翠,池塘水满,菖蒲和水草茂盛,展现出生机勃勃的画面。最后两句"此中何处得三伏,更听露井鸣银床",诗人疑惑此刻是否还是炎热的三伏天,只能听到露水打在井边银色的床(指井栏)上的声音,以此表达对清凉夜晚的喜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夜坐纳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夜晚的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享受清凉、思考人生的情感。项安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宋诗的韵味。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偈二十七首·其十五

佛祖顶?上,有破天大路。未透生死关,如何敢进步。

不进步,大千没遮护。一句绝言诠,那吒擎铁柱。

(0)

禅人画师像请赞·其五

一喝从马师起,临济承虚接响。

病叟本无气力,不能学这般承。

(0)

偈颂三十六首·其二

古佛与露柱交参,猫儿咬杀猛虎。

出门撞著须菩提,拶破虚空全体露。

一片虚凝绝谓情,万里清光飞玉兔。

(0)

偈颂三十六首·其二十

龙门无宿客,不是点额人。

孤峰无宿客,不是守株人。

红日绕须弥,清风遍寰宇。

(0)

偈颂三十六首·其三十二

哇地一声诸境现,周行七步更多能。

老僧不是多饶舌,要与诸人绝谓情。

(0)

偈颂三十六首·其三十六

三期罢了不施功,万里秋天西北风。

无孔铁锤成队走,苦哉灭却少林宗。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