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诗三十首,一一敌琅玕。
语近终非俗,情閒不似官。
姑山蟠郡碧,旴水蘸天寒。
景物将才思,相期李杜坛。
君诗三十首,一一敌琅玕。
语近终非俗,情閒不似官。
姑山蟠郡碧,旴水蘸天寒。
景物将才思,相期李杜坛。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李觏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赞美。开篇“君诗三十首,一一敌琅玕”表达了诗人的惊叹,认为每一首都堪称珍贵,如同古代珍宝琅玕。接着,“语近终非俗,情閒不似官”则显示了诗人对友人诗作风格的认可,那种亲切而又不失高远的情怀,与官方文学形成鲜明对比。
下片“姑山蟠郡碧,旴水蘸天寒”描绘了一幅清幽的自然景观,其中“姑山”可能是指某一特定的山名,而“蟠郡碧”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接下来的“旴水蘸天寒”则更增添了一份秋冬的萧瑟感,水流在空中飞扬,与寒冷的天气交织,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细腻入微的观察。
末尾两句,“景物将才思,相期李杜坛”,表达了诗人通过周围的景象激发才情,将自己的文学追求与古代伟大的诗人李白、杜甫相提并论。这不仅是对友人的尊崇,也反映出诗人自身对文学成就的自信和抱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