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有三山,澹荡方二月。
摇光入黄昏,散馥飘清越。
淰淰映冰心,棱棱标玉骨。
静对仰当年,馀芬犹未歇。
依稀有三山,澹荡方二月。
摇光入黄昏,散馥飘清越。
淰淰映冰心,棱棱标玉骨。
静对仰当年,馀芬犹未歇。
这首诗描绘了邓尉山的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松风水月的美丽景象。诗人以“三山”、“二月”、“黄昏”、“清越”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淡雅的氛围,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依稀有三山”,开篇即以“三山”二字勾勒出山的神秘与遥远,引发读者的好奇与想象。“澹荡方二月”,点明时节,二月春意正浓,万物复苏,为后续的景致铺垫了背景。“摇光入黄昏,散馥飘清越”,黄昏时分,光线柔和,光影交错间,山中的香气随风飘散,清越而悠长,渲染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意境。“淰淰映冰心,棱棱标玉骨”,“冰心”与“玉骨”分别比喻山中之水的清澈与松树的坚韧,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之美。“静对仰当年,馀芬犹未歇”,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感慨,即使时光流逝,但那余留的芬芳仍让人回味无穷,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和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邓尉山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幽、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