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仙斧凿山开,满室烟霞护石台。
圭窦有天通日月,瑶阶无地着氛埃。
金华谩叱群羊去,辽海终期独鹤回。
几度登临访遗迹,恍然身在小蓬莱。
何年仙斧凿山开,满室烟霞护石台。
圭窦有天通日月,瑶阶无地着氛埃。
金华谩叱群羊去,辽海终期独鹤回。
几度登临访遗迹,恍然身在小蓬莱。
这首元代诗人程文表所作的《南雄八景诗(其六)玲珑仙室》,以“玲珑仙室”为题,描绘了一处隐秘而神秘的仙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仙室的自然美景与超凡脱俗之气。
首句“何年仙斧凿山开”,以“仙斧”开山,赋予了仙室诞生的神话色彩,暗示其非凡之处。接着“满室烟霞护石台”,烟霞环绕,石台被烟云所保护,营造出一种飘渺仙境的感觉。
“圭窦有天通日月,瑶阶无地着氛埃”两句,通过“圭窦”(指石室的洞口)与“瑶阶”(指室内的台阶),巧妙地将日月星辰与清洁无尘的环境联系起来,既表现了仙室的高洁,也暗示了其与天地相通的神秘属性。
“金华谩叱群羊去,辽海终期独鹤回”则运用了“金华”(指金碧辉煌的宫殿)与“独鹤”(象征孤独而高洁的仙鹤)的意象,通过群羊的离去与独鹤的归来,表达了对仙室主人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的赞美之情。
最后,“几度登临访遗迹,恍然身在小蓬莱”两句,诗人多次造访此地,仿佛置身于传说中的蓬莱仙境,表达了对仙室的向往与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玲珑仙室”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神秘,更蕴含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和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
素秋迥,见说棕鞋布袜休更理。
叹故人江表,廿年客路,登临空费。
记雁边鸥际,高吟白日哀湍委。
送倦眼何处,可洒看花晶泪。向黄尘底。
自嗟卑、惭老狂朋,漫问平居,知甚兴味。
无端怨阔恩疏,恁分明、旧时牛李。
似而今、都燕雀依林,艅艎去水。
倘协东篱,约簪霜来共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