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宗为皇四子时致蔡文勤闾疾诗翰敬题·其二》
《高宗为皇四子时致蔡文勤闾疾诗翰敬题·其二》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怀旧犹褒八载勤,立言得力论韩文。

当年仁庙昌朱学,薪火鳘峰一席分。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陈宝琛所作,名为《高宗为皇四子时致蔡文勤闾疾诗翰敬题(其二)》。诗中充满了对蔡文勤的敬仰与怀念,以及对其学术贡献的肯定。

首句“怀旧犹褒八载勤”,表达了诗人对蔡文勤过去八年来辛勤工作的怀念和赞赏。这里的“褒”字,既体现了对蔡文勤工作成果的认可,也蕴含了对他的勤劳精神的赞美。

接着,“立言得力论韩文”,指出蔡文勤在理论上的贡献,特别是他在韩文研究方面的深入探讨,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力量。这表明蔡文勤不仅在实践上有所建树,在理论研究上也有独到的见解和贡献。

“当年仁庙昌朱学”,提到了蔡文勤与仁庙之间的关系,以及他对于朱子学的弘扬。这里“昌”字,生动地描绘了蔡文勤在推广朱子学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就,显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最后,“薪火鳘峰一席分”,以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蔡文勤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这里的“薪火鳘峰”比喻学术传承如同山峰上的火炬,照亮后人的道路。而“一席分”则意味着蔡文勤在学术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如同在学术的高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对后来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高度概括的手法,展现了陈宝琛对蔡文勤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的深刻认识与高度评价,同时也反映了对蔡文勤在学术传承和文化发展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的深深敬意。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秋夜戴公纶见过以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为韵各赋十绝·其八

尘中不可居,何似远游好。

便欲淩风飞,乘秋拾朱草。

(0)

郭菽子北上过白门见访

三仕犹堪寄白门,千秋吏隐意谁论。

熟官久已违清署,上客还能共绿尊。

漫向词林矜翰藻,且缘桑梓话乡园。

看君双翼垂天起,肯为萍飘断旅魂。

(0)

答欧子建

大隐虚论在市朝,疏慵终自恋渔樵。

乱馀朋旧书缄泪,别后生涯鹿覆蕉。

病色已闻七发起,空斋犹拥百城饶。

著书好就名山业,期尔淩云献九霄。

(0)

雨后即事志喜贻姜仲讱太史

岂应初夏已炎蒸,不哪骄阳暑气增。

一雨乍倾银汉水,万家同洒玉壶冰。

竹欢新沐移仍醉,柳醒三眠弱未胜。

翻忆瀛洲虔祷客,清斋知破浊醪曾。

(0)

七夕后二日承晓湘家门侄自东官携同门诸子佳什见寄因答四韵·其一

萧瑟新秋感索居,停云相望意何如。

清风辄自思玄度,一壑谁应过幼舆。

避世漫依金马署,忧时难上洛阳书。

冥冥江海归鸿远,目极扁舟忆钓鱼。

(0)

又和马伯起韵

卜居遥托大江头,江畔谁停访戴舟。

对酒每低林外日,题诗半在竹间楼。

星文入夜寒相逼,林壑留春翠欲浮。

劳赠琼瑶情不浅,报君空自解吴钩。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