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虚论在市朝,疏慵终自恋渔樵。
乱馀朋旧书缄泪,别后生涯鹿覆蕉。
病色已闻七发起,空斋犹拥百城饶。
著书好就名山业,期尔淩云献九霄。
大隐虚论在市朝,疏慵终自恋渔樵。
乱馀朋旧书缄泪,别后生涯鹿覆蕉。
病色已闻七发起,空斋犹拥百城饶。
著书好就名山业,期尔淩云献九霄。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繁华都市中的内心世界与追求。诗人通过对比“大隐”与“市朝”的关系,展现了隐士虽身处尘世,却心系自然与宁静生活的矛盾与和谐。首联“大隐虚论在市朝,疏慵终自恋渔樵”,以“大隐”自居,却不得不面对“市朝”的喧嚣,但内心深处仍向往着渔樵般简单自在的生活。颔联“乱馀朋旧书缄泪,别后生涯鹿覆蕉”,描述了战乱之后,朋友旧交离散,只能通过书信传递哀伤之情,生活如同鹿藏于密林,充满不确定与孤独。颈联“病色已闻七发起,空斋犹拥百城饶”,表达了身体虽有病痛,但精神上仍能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即使在简陋的书房中也能感受到丰富的精神世界。尾联“著书好就名山业,期尔淩云献九霄”,则寄希望于通过著书立说,将智慧与思想传扬至更广阔的天地,追求超越世俗的崇高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隐士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也蕴含了对友情、健康、知识与理想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双重追求。
东坡楚颂存虚名,止乌作亭殊有情。
枇杷换叶何青青,雪中开花来远馨。
多仁多核知尔少,柏树根添郑玄草。
慧海禅师识侯景,华容女儿哭刘表。
如何太白谪仙人,竟坐夜郎唐绝徼。
裁诗寄与多才郎,尘间宠辱要相忘。
霸桥吟兴驴背上,月盎冰壶齑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