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底尊前赠阿增。浓纤一幅缭红绫。
上写蝇头无数字。须记。千丝万缕意层层。
好向歌楼并舞院。常见。细腰束罢怕难胜。
莫到春街闲赌戏。轻弃。他年知否忆来曾。
持底尊前赠阿增。浓纤一幅缭红绫。
上写蝇头无数字。须记。千丝万缕意层层。
好向歌楼并舞院。常见。细腰束罢怕难胜。
莫到春街闲赌戏。轻弃。他年知否忆来曾。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赠予歌女阿增的绣品,通过“持底尊前赠阿增”开篇,展现出赠送礼物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关怀。接下来,“浓纤一幅缭红绫”,描绘出绣品的精美与色彩的丰富,红绫的质地与图案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上写蝇头无数字”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绣品上的文字比作蝇头大小,暗示文字虽少,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意义。而“须记。千丝万缕意层层”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份礼物中蕴含的复杂情感,每一根线都承载着深深的心意,层层叠叠,难以言表。
下半阕转而描述了绣品的用途与影响。“好向歌楼并舞院。常见。细腰束罢怕难胜”,展现了绣品在歌楼舞院中的使用场景,歌女们穿着它,细腰束罢,既展现了她们的美丽身姿,也体现了绣品的华贵与独特。然而,词人也提醒她们,要珍惜这份礼物,避免在春街上随意挥霍,以免将来后悔。
最后,“莫到春街闲赌戏。轻弃。他年知否忆来曾”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与期待,希望这些珍贵的回忆和情感能够被铭记,不要因为一时的轻率而遗忘。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歌女的关怀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对于艺术与情感价值的重视。
独漉独漉,水清泥浊。清犹可濯,浊则云涸。
鸿雁随阳,载居载翔。不辑于行,而竞稻粱。
朱弦清琴,轸玉徽金。逖矣同心,空此好音。
龙剑之合,精光辉熙。试而无施,不如睽离。
寥寥旷野,以腊以春。有来斯亲,孰知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