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定风波.又赠歌儿阿增》
《定风波.又赠歌儿阿增》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定风波

持底尊前赠阿增。浓纤一幅缭红绫。

上写蝇头无数字。须记。千丝万缕意层层。

好向歌楼并舞院。常见。细腰束罢怕难胜。

莫到春街闲赌戏。轻弃。他年知否忆来曾。

(0)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赠予歌女阿增的绣品,通过“持底尊前赠阿增”开篇,展现出赠送礼物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关怀。接下来,“浓纤一幅缭红绫”,描绘出绣品的精美与色彩的丰富,红绫的质地与图案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上写蝇头无数字”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绣品上的文字比作蝇头大小,暗示文字虽少,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意义。而“须记。千丝万缕意层层”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份礼物中蕴含的复杂情感,每一根线都承载着深深的心意,层层叠叠,难以言表。

下半阕转而描述了绣品的用途与影响。“好向歌楼并舞院。常见。细腰束罢怕难胜”,展现了绣品在歌楼舞院中的使用场景,歌女们穿着它,细腰束罢,既展现了她们的美丽身姿,也体现了绣品的华贵与独特。然而,词人也提醒她们,要珍惜这份礼物,避免在春街上随意挥霍,以免将来后悔。

最后,“莫到春街闲赌戏。轻弃。他年知否忆来曾”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与期待,希望这些珍贵的回忆和情感能够被铭记,不要因为一时的轻率而遗忘。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歌女的关怀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对于艺术与情感价值的重视。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吕纪白鹭图

万里江湖钓弋稀,懒随鸥鸟候忘机。

还应静避风涛恶,共立苍茫暮不飞。

(0)

张侍御汾溪六景·其五南馆书声

溪南书馆隔幽林,灯火通宵岁月深。

断续晓随鸡唱歇,咿唔寒共漏声沈。

饭牛辞古怀高节,弹铗歌长见苦心。

今日青云轩冕贵,还应不负买书金。

(0)

成化甲辰七夕立秋有作

立秋逢七夕,不减岁朝春。

天上佳期协,人间俗事新。

炎凉俄代序,时节并催人。

萧瑟梧桐叶,相随野鹊频。

(0)

为张都阃宗大题画四首·其三

斜阳淡淡澄江晚,渚蓼江蘋映葭菼。

蓬窗风飏钓丝轻,竹炉茗熟茶烟淡。

沙平浦远雁行孤,人在潇湘八景图。

平生自得江湖趣,不是烟波旧钓徒。

(0)

松泉为朱彦明赋

亭亭山上松,挺挺凌云标。

涓涓山下泉,混混东归流。

根源夙有托,高远群无俦。

洵美山中人,寓迹山之幽。

栽培与盈进,比则事藏修。

朝登玄鹤岑,夕汲青蘋洲。

巢居漱芳润,亦足忘吾忧。

(0)

独漉篇

独漉独漉,水清泥浊。清犹可濯,浊则云涸。

鸿雁随阳,载居载翔。不辑于行,而竞稻粱。

朱弦清琴,轸玉徽金。逖矣同心,空此好音。

龙剑之合,精光辉熙。试而无施,不如睽离。

寥寥旷野,以腊以春。有来斯亲,孰知其人。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