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赵户自任所抵乌驻用前韵见示和之》
《赵户自任所抵乌驻用前韵见示和之》全文
宋 / 陈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自昔桐城别,于今两阅秋。

暌违嗟地远,聚散似萍浮。

独发皇都道,同登乌驻舟。

人生非苟合,谁谓雨能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àorènsuǒzhùyòngqiányùnjiànshìzhī
sòng / chén

tóngchéngbiéjīnliǎngyuèqiū

kuíwéijiēyuǎnsànpíng

huángdōudàotóngdēngzhùzhōu

rénshēngfēigǒushuíwèinéngliú

翻译
自从那次在桐城分别,至今已过去了两个秋天。
长久分离令人感叹距离遥远,相聚离散就像浮萍般无定。
独自一人踏上通往皇都的道路,一同登上乌篷船启程。
人生并非随意相合,谁又能说雨水能留住我们的脚步。
注释
自昔:自从。
桐城:桐城(地名,位于安徽),这里代指某次分别的地方。
别:分别。
于今:至今。
两阅秋:两个秋天过去了。
暌违:长时间分离。
嗟:感叹。
地远:距离遥远。
聚散:相聚和离散。
似:像。
萍浮:浮萍随水漂泊。
独发:独自出发。
皇都:古代对京都的称呼,这里指京城。
道:道路。
同登:一同登上。
乌驻舟:乌篷船(一种传统船只)。
人生:人生。
苟合:随便、轻易的结合。
谁谓:谁能说。
雨能留:雨水能留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的作品,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已久,时光荏苒,相聚与离散如同浮萍般无定的情感。"自昔桐城别"回忆起当初在桐城的告别,"两阅秋"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已经过去了两个秋天。诗人感叹异地相隔遥远,聚散无常,"暌违嗟地远,聚散似萍浮"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境况。

"独发皇都道,同登乌驻舟"写诗人独自离开京城,而朋友也一同登上乌驻舟,暗示着他们的旅程重逢。然而,诗人认为人生并非随意的结合,"人生非苟合"表达出对友情的珍视,不希望仅仅因为短暂的相聚就被雨水般的偶然因素牵绊。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哲理,体现了宋诗注重意境和情感表达的特点。

作者介绍

陈宓
朝代: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猜你喜欢

有所思行

侧足登长坂,凉风吹欲暮。

清旷碧天陲,英蕤丹叶树。

叹息人行迈,萧萧越川路。

荏苒节序移,一别难复晤。

欲托雁南翔,凄结不堪诉。

搔首再踌躇,自失沈吟故。

不信兰改香,谁云桂受蠹。

良会渺难期,江月明余素。

(0)

小山偶然作·其二

不向山中卧白云,欲逃封豕畏山君。

山中麋鹿应相笑,只恋人间封豕群。

(0)

乱山馀照灭,千里暮霞明。

草长微风绿,湖增积雨平。

壮心逐世减,褊性与年成。

颇怪嵇中散,刚肠欲养生。

(0)

感时

叹嗟吾自有,何处问同心。

年往空皮骨,愁来入古今。

歌谣童稚巧,战伐岁时深。

廊庙宁无计,宜从纲纪寻。

(0)

茹春亭独坐

空亭脩竹里,高坐茹春长。

开落花无数,去来风自香。

孤云巢遍鹤,群石卧如羊。

独往非无事,微吟到夕阳。

(0)

病齿少瘥值岁除日强事巾栉便往城东看迎春约管无棘家凌元侄

除岁多时忧采薪,婆娑今得裹乌巾。

却因龋齿殊难笑,翻对蛾眉也不伸。

检历尽销支药帖,烹葵独向灌园人。

相期兴自迎春发,东陌行看綵仗新。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