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子瞻题郭熙平远二绝·其二》
《次韵子瞻题郭熙平远二绝·其二》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断云斜日不胜秋,付与骚人满目愁。

父老如今亦才思,一蓑风雨钓槎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黄昏的凄美景象,通过断云、斜日、风雨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愁绪氛围。诗人以“不胜秋”开篇,直接点明了季节的变换给人心带来的沉重感。接着,“付与骚人满目愁”,将这种愁绪赋予了诗人自身,同时也暗示了这种情感的普遍性,不仅仅是个人的感受,而是与整个世界相呼应的情感共鸣。

“父老如今亦才思”,这一句转而关注于社会层面,表达了即使在生活艰辛的条件下,人们依然能够保持对艺术和美的追求,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这里的“才思”不仅指文学创作的能力,更包含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最后一句“一蓑风雨钓槎头”,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渔翁在风雨中垂钓的画面。渔翁的形象往往象征着隐逸者或孤独者的形象,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面对生活的艰难和风雨,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平静和对生活的热爱。这句诗通过渔翁的形象,进一步深化了对愁绪的理解,即在逆境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独特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哲理的探索和表达。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秋雨四首·其二

漠漠清秋雨,萧萧万宇寒。

蛟龙移窟宅,江汉急波澜。

瘴雾深蛮洞,旌旗湿汉官。

南征愁失道,后土若为乾。

(0)

十月四日离都归陈州

南浦三篙水,归人五日粮。

寒沙晨起雁,古树夜经霜。

久客复去国,有情知望乡。

鬓毛浑欲变,鸣笛不须长。

(0)

再见士卒戍桂阳

驿书频插羽,汉士远征蛮。

四月天将暑,三苗旧阻艰。

悲笳背城邑,苦雾湿关山。

后夜东南望,妖氛翼轸间。

(0)

晨起

断角续鸣钟,惜时春已空。

晓星犹伴月,早雨不禁风。

眠食须颐老,衣冠强自公。

庭阴全绿色,无复见残红。

(0)

赠邻翁

与彼茅茨接,看渠卜筑初。

丈人真耄矣,孺子复何如。

翁且勤杯酒,儿教读道书。

衡门来往近,时为过吾庐。

(0)

柏悦堂·其一

往说齐侯寝,此堂申甫馀。

千龄长秀耸,众木既消除。

杖履每多兴,冰霜深自如。

凉风破蒸暑,真赏复谁须。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