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何年老一丘,于今已换几公侯。
不知我者谓为拙,是有命焉那用求。
舴艋舟应容钓蟹,麒麟阁不画骑牛。
百年长短身馀几,付与西风汗漫游。
去国何年老一丘,于今已换几公侯。
不知我者谓为拙,是有命焉那用求。
舴艋舟应容钓蟹,麒麟阁不画骑牛。
百年长短身馀几,付与西风汗漫游。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名为《感怀(其四)》。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世事变迁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慨。
“去国何年老一丘,于今已换几公侯。”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个人境遇变化的无奈。"去国"意味着离开故土或失去了往日的生活状态,而"老一丘"则形象地比喻时光的积累和个人的衰老。"换几公侯"则指代政治权力的更迭,反映了社会变动之快。
“不知我者谓为拙,是有命焉那用求。”诗人感叹世人不理解他,误以为他愚笨。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宿命论的思想,即认为个人境遇是由命运所决定,不可强求。
“舴艋舟应容钓蟹,麒麟阁不画骑牛。”这里诗人通过对比两个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舴艋舟"和"麒麟阁"都是指代高洁或理想状态的物象,而"钓蟹"(捕捉癞蝗,即不切实际)和"骑牛"则是对现实中庸俗与不伦理行为的隐喻。
“百年长短身馀几,付与西风汗漫游。”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在有限的人生旅途中随遇而安的态度。"百年长短"强调了时间的相对性,而"身馀几"则是对个人生命长度的无奈感受。"付与西风汗漫游"则表达了一种放纵自我、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深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的命运、社会变迁以及生命价值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