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襄阳司训黄公器竹居》
《题襄阳司训黄公器竹居》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脩竹净如洗,翛翛数百竿。

捲帘通翡翠,散帖映琅玕。

凉月分秋色,炎风生昼寒。

知君慕高节,独立倚云端。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雅脱俗的竹林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的清秀与高洁。"脩竹净如洗,翛翛数百竿",开篇即以“脩竹”点明主题,竹子的修长与洁净,如同被清水洗涤过一般,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翛翛数百竿”则描绘了竹林的规模与气势,数百竿竹子随风摇曳,生机勃勃。

“捲帘通翡翠,散帖映琅玕”,进一步渲染了竹林的静谧与和谐。翠绿的竹叶如同翡翠般晶莹剔透,透过竹帘,仿佛可以看到翡翠在流动;而竹节则映照出琅玕般的光泽,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华美。这两句通过视觉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自然又略带艺术感的画面。

“凉月分秋色,炎风生昼寒”,则是对竹林环境的进一步描绘。凉爽的月光将秋色分割开来,使得整个竹林笼罩在一片宁静之中;而炎炎夏日的热风,在竹林中却生出了一丝凉意,这种反差更显出了竹林的独特魅力。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竹林的避暑功能,以及它带给人们的心灵慰藉。

最后,“知君慕高节,独立倚云端”,表达了诗人对竹子高洁品质的赞美与向往。竹子独立于云端,象征着其超凡脱俗的品格,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这句话不仅是对竹子的赞美,也是对黄公器先生品格的肯定,体现了诗人与黄公器先生之间精神上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的生动描绘,展现了竹子的自然之美与高洁之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蝶恋花词(丙寅寒夜,与宛君谈君庸流落,相

漠漠轻阴笼竹院,细雨无情,泪湿霜花面。
试问寸肠何样断?
残红碎绿西风片。
千遍相思才夜半,又听楼前叫过伤心雁。
不恨天涯人去远,三生缘薄吹箫伴。

(0)

游仙词(十七首)

扶桑帝子快弯弓,百发金丸赤水东。
惊起北溟双巨翮,等闲飞到九光宫。

(0)

窗中度落叶(青溪社题)

袅袅回风下,萧萧薄岁阴。
一山方隐几,片雨自前林。
重以轻霜色,凄其入曲心。
高居尚摇落,不敢更登临。

(0)

二陆来酌闻邻家弦索声(二首)

酒浅灯寒醉不成,隔墙弦语若为情。
太平儿女中原乐,不是蛾眉出塞声。

(0)

次韵(四首)

水光承雨乱银花,柳外双峰出碧丫。
我便欲寻蓑笠去,断桥湾里是渔家。

(0)

纪游二首

银河耿耿夜迢迢,月满关山旅雁高。
明日孤帆去何处,秣陵秋色广陵涛。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