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披金甲、坐镇玉关。
我也曾,步玉阶、侍讲金銮。都是一场傀儡,闹喧喧。
也未必山林好,也未必省台安。
得抽身,便宜了千千万。
我也曾,披金甲、坐镇玉关。
我也曾,步玉阶、侍讲金銮。都是一场傀儡,闹喧喧。
也未必山林好,也未必省台安。
得抽身,便宜了千千万。
这首明代韩邦奇的《朱履曲·思归》以自我反思的口吻,描绘了一个曾经显赫的人物内心对权势生活的回顾和对归隐的渴望。"披金甲、坐镇玉关"和"步玉阶、侍讲金銮"展现了主人公过去的荣华与地位,然而他却认为这一切不过是一场傀儡般的虚幻。"闹喧喧"三字生动描绘出宫廷生活的浮躁与喧嚣,暗示了内心的不宁。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山林和省台两种截然不同生活的看法,认为它们未必就比官场更安宁或快乐。他渴望能"抽身",即从权力中心脱身,这对他个人而言是一种解脱,同时也是对大众的一种祝福,意味着让更多的人能够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整首诗简洁而深沉,流露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归真返璞的向往。
溪行欲尽竹不已,苍雪纷纷化流水。
船尾甫出碧玉湾,船头不见白云起。
舣船斩竹撑竹篙,篙声响应空谷号。
舟底水将石作骨,江边山以石为毛。
滩声渐急篙渐近,知有截溪渔簖近。
渔翁晒网鹭晒翅,一潭竹影涵鱼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