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飞盖拂晴云,共陟嵯峨探秘文。
河势已非神禹凿,山形还是太行分。
崖端想像悬金粟,洞口虚无散紫氛。
登眺壮怀聊此寄,酒阑归路已斜曛。
初冬飞盖拂晴云,共陟嵯峨探秘文。
河势已非神禹凿,山形还是太行分。
崖端想像悬金粟,洞口虚无散紫氛。
登眺壮怀聊此寄,酒阑归路已斜曛。
这首明代诗人王叔杲的《初冬登大伾山》,描绘了初冬时节登山的壮丽景象与深邃思考。
首句“初冬飞盖拂晴云”,以动态之景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初冬时节,阳光明媚,轻风拂过,如同车盖掠过晴空中的云朵,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共陟嵯峨探秘文”一句,点明了登山的目的——探寻山中的奥秘,既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也暗含着对知识探索的渴望。
“河势已非神禹凿,山形还是太行分”两句,将视角从山中转至山下,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自然变迁的感慨。神禹治水的故事深入人心,而如今的河流形态已非当年,但巍峨的山峰依然保持着太行山脉的特征,这种对比引发了对时间流逝和自然永恒的思考。
“崖端想像悬金粟,洞口虚无散紫氛”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景色的奇幻与神秘。崖边仿佛悬挂着金色的谷粒,洞口弥漫着紫色的雾气,这样的景象既富有想象力,又增添了山林的神秘色彩。
最后,“登眺壮怀聊此寄,酒阑归路已斜曛”两句,总结了登山的感受。在山顶眺望,心中充满豪情壮志,将这份情感寄托于山水之间。随着日暮降临,归途已现,一天的登山之旅即将结束,但心中的那份壮志与感慨却难以消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冬登山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历史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兼具审美与哲思的作品。
长庚入梦夜何其。
月波迟。
露华滋。
珠褓犀帷,生此宁馨见晋王衍传。
天上麒麟人不识,森果砢,骏权奇。
文章锦绣识新机。
国风诗。
楚人词。
銮殿逢莱,早晚奉论思。
百岁归来如魏武,从老大,好威仪。
海天向晚,渐霞收馀绮,波澄微绿。
木落山高真个是,一雨秋容新沐。
唤起嫦娥,撩云拨雾,驾此一轮玉。
桂华疏淡,广寒谁伴幽独。
不见弄玉吹箫,尊前空对此,清光堪掬。
雾鬓风鬟何处问,云雨巫山六六。
珠斗斓斒,银河清浅,影转西楼曲。
此情谁会,倚风三弄横竹。
依依客馆夜燃膏,子夜羁愁无处逃。
闲炷炉香听夜雨,快斟杯酒读离骚。
休惊时节云何速,独吊古人殊不遭。
一阵晓寒催画角,朝来爽气碧山高。
半生羁旅,岁度经元夜。
长是竞虚名,把良宵、等闲叶舍。
去年元夜,道得□身间,依旧是,客长安,寂寞孤眠者。
今年元夜。
也则非乡社。
却有人□约,携手□、灯前月下。
那知风雨,此事又参差,成怨恨,独凄惶,清泪潸然洒。
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
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
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重携。
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
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
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
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
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
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
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
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