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教龙马现河图,尽把先天授伏羲。
三极都从九里出,六爻只向一中推。
易如可毁乾坤熄,神本无方昼夜知。
三圣有忧辞已赘,寥寥千载复何时。
天教龙马现河图,尽把先天授伏羲。
三极都从九里出,六爻只向一中推。
易如可毁乾坤熄,神本无方昼夜知。
三圣有忧辞已赘,寥寥千载复何时。
此诗语言古朴,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易学的深刻理解和个人修养。首句"天教龙马现河图"直接点明主题,即宇宙规律与河图洛书的神秘关系,并通过伏羲接受天命这一古老传说,将自然法则的人文阐释与神话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宇宙起源的思考。
接着三句"尽把先天授伏羲。三极都从九里出,六爻只向一中推"更深入探讨易学中的天地自然之道,以及《易经》八卦生成的哲学原理。在这里,作者通过对"三极"和"六爻"的描述,强调了宇宙万物由简单到复杂发展变化的规律,同时也暗示了一种终极的统一性,即一切归于"一中"。
随后两句"易如可毁乾坤熄,神本无方昼夜知"则进一步阐述了《易经》的深奥哲理和宇宙法则的不可预测性。"易"在这里既指《易经》,也指易学中的变化原理,而"乾坤"象征天地,"熄"则意味着万物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神本无方昼夜知"表达了作者对宇宙规律的敬畏之心,以及这种规律超越人间时间与空间的认识。
最后两句"三圣有忧辞已赘,寥寥千载复何时"则转向哲学的沉思和历史的反思。这里的"三圣"可能指古代的圣贤或创世神话中的重要人物,而"忧"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智慧传承中断的忧虑,以及对未来这种智慧能够被人重视的期待。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易学哲理探讨宇宙万物的生成变化,并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智慧传承的关切,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哲思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