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深诏遣星轺,使者观风郡国遥。
水逐雕轮随地远,山开锦障拔天高。
严城树杪门初启,候吏花边马不骄。
万里咨询皆帝力,生民随处乐耕樵。
九重深诏遣星轺,使者观风郡国遥。
水逐雕轮随地远,山开锦障拔天高。
严城树杪门初启,候吏花边马不骄。
万里咨询皆帝力,生民随处乐耕樵。
这首诗描绘了使者出使远方郡国的情景,展现了宏大的场景与细腻的情感交织。首联“九重深诏遣星轺,使者观风郡国遥”以“九重”、“深诏”、“星轺”等词渲染出朝廷派遣使者出使的庄重与深远,同时“观风”二字暗示了使者此行的使命是考察地方风俗、政治情况。
颔联“水逐雕轮随地远,山开锦障拔天高”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将流水与山峰描绘得既壮阔又细腻。流水仿佛追逐着雕轮前行,随着地势渐远;而山峰则如同展开的锦绣屏障,直插云霄,拔地而高。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隐喻了使者行程的艰难与遥远。
颈联“严城树杪门初启,候吏花边马不骄”进一步展示了使者到达目的地时的景象。在严整的城门刚刚开启之际,等待的官吏们在花丛中迎接,马匹却未显出骄躁之态,这既体现了对使者应有的尊敬,也暗示了地方官府的有序与和谐。
尾联“万里咨询皆帝力,生民随处乐耕樵”总结了使者此行的意义,即通过广泛的咨询了解,皆归功于帝王之力。最后强调了百姓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中乐于从事农耕与樵采的生活,表达了对国家治理效果的肯定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使者出使的宏大场景,展现了明代社会的广阔视野与和谐氛围,同时也体现了对国家治理的高度认同与赞美。
蒙松睡眼熨难开,曳杖缘溪啄紫苔。
偶见群儿聊与戏,布衫青底捉将来。
晨起出蓬户,换却隔水峰。
细看只旧山,色与昨不同。
虽经夜来雨,未必有许功。
云师挈众嶒,置在蓝水中。
沙土俱绿净,草树添青葱。
不然近秋襄,那得还春容。
此意殊不浅,要将调诗翁。
判断索一语,可惜语不工。
正使语工著,不如山色浓。
水仙头重力纤弱,碧柳腰支黄玉萼。
娉娉嫋嫋谁为扶,瑞香在旁扶着渠。
春兰初芽嫩仍短,娇如穉子无人管。
瑞香绿阴浓如雪,风日不到况路尘。
生时各在一时许,畦丁作媒得相聚。
三花异种复异粧,三花同韵更同香。
诗人喜渠伴幽独,不道被渠教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