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落岂遽衰,便如月望六。
圆影或暂亏,清光尚九服。
蔬厨茹紫甲,岂必花猪肉。
愿母废笑歌,世事釜中粥。
齿落岂遽衰,便如月望六。
圆影或暂亏,清光尚九服。
蔬厨茹紫甲,岂必花猪肉。
愿母废笑歌,世事釜中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衷所作的《落齿和坡山四首(其二)》。诗中以落齿为喻,表达对母亲的关怀与祝愿。
首句“齿落岂遽衰”,以牙齿掉落比喻人老,并非立即衰老,暗示了生命的自然规律。接着“便如月望六”运用月亮盈亏的自然现象,类比人生经历的起伏变化,即使有暂时的阴暗,但整体依然明亮。
“圆影或暂亏,清光尚九服”进一步描绘了月亮虽有时会暂时隐没,但其清辉依旧普照大地,象征着尽管生活中会有挫折与困难,但光明与希望始终存在。
“蔬厨茹紫甲,岂必花猪肉”则通过食物的对比,强调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不一定要吃昂贵的肉类,简单的蔬菜也能滋养身体,暗含对母亲健康的关心与建议。
最后,“愿母废笑歌,世事釜中粥”表达了诗人希望母亲能减少对世事的忧虑,保持内心的平静,就像煮粥一样,将生活的琐碎与烦恼慢慢化解,过上简单而幸福的生活。
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传达出对母亲深切的关爱与祝福,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对家庭、亲情的重视与赞美。
遇坎聊知止,逢风或未归。孤根何处断?
轻叶强能飞。
渐老风光不著人,花溪柳陌早逢春。
近来行到门前少,趁暖闲眠似病人。
细声频断续,审听亦难分。
髣髴应移处,从容却不闻。
兰栖朝咽露,树隐暝吟云。
莫遣乡愁起,吾怀祗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