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鸟雀鸣,圆旭亦东上。
漙漙露犹湿,一溉朝气爽。
草堂竟日静,把菊欣自赏。
风霜抱高致,众卉伍宿莽。
眷言托岩阿,扫轨谢尘鞅。
缅怀青云士,餐英邈遐想。
恋此头上簪,焉能遂孤往。
晨起鸟雀鸣,圆旭亦东上。
漙漙露犹湿,一溉朝气爽。
草堂竟日静,把菊欣自赏。
风霜抱高致,众卉伍宿莽。
眷言托岩阿,扫轨谢尘鞅。
缅怀青云士,餐英邈遐想。
恋此头上簪,焉能遂孤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在庭院中赏菊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以“晨起鸟雀鸣”开篇,生动地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生机,随后通过“圆旭亦东上”进一步渲染了日出的壮丽景象。接着,“漙漙露犹湿,一溉朝气爽”两句,既描绘了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的美景,又暗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清新气息。
“草堂竟日静,把菊欣自赏”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以及在宁静环境中独自欣赏的愉悦。接下来,“风霜抱高致,众卉伍宿莽”通过对比,突出了菊花不畏严寒、独立高洁的品格,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身品格的期许。
“眷言托岩阿,扫轨谢尘鞅”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而“缅怀青云士,餐英邈遐想”则是对理想中的高尚人士的追忆与敬仰。最后,“恋此头上簪,焉能遂孤往”则流露出诗人虽心向隐逸,但现实的羁绊却难以摆脱的无奈与矛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具有浓郁的文人情怀和哲理思考。
士之以道义相从,岂计其功,而况乎公。
当其任紬绎唐事之寄,所以极简编之从容。
亦既上成书于迩英,而公犹得以三百年之鉴,信其遗风。
则是一纪之淹,乃所以就百世之功。
石渠兰台,片言帝聪,考槃弗为,皦然初终,尤以见公之于元丰。
盖尽其魏阙之心,而裕陵之于温国,未尝不知其畎亩之忠也。
此帖之存,公心天通。诋斥之诬,吁嗟麟穷。
鼎食之珍,义比美芹,致者何人,姓名之已湮。
天笔之存,龙迹纷缊,暗于风尘,拱护之有神。
字取其均,揩取其陈,质胜于文,繄风俗之淳。
铸印以新,系姓以亲,昭哉天伦,繄友悌之真。
呜呼,有典有则,诒厥子孙,此帖之传,奚止乎关石之与和均。
臣系以诗,式著厥因。圣制不磨,考于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