恸哭西原迥,晴云为我阴。
山河一长剑,生死两知心。
世谱传来久,天文验自今。
此名埋不得,未信九原深。
恸哭西原迥,晴云为我阴。
山河一长剑,生死两知心。
世谱传来久,天文验自今。
此名埋不得,未信九原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毕仲游所作的《挽欧阳伯和三首(其二)》。诗中以沉痛的笔触悼念已故的欧阳伯和,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思。
首句“恸哭西原迥”,以“恸哭”描绘出诗人对欧阳伯和离世的悲痛之情,而“西原迥”则暗示了欧阳伯和的离世给诗人带来的深远影响。接着,“晴云为我阴”一句,运用自然景象的对比,晴朗的天空因诗人内心的悲伤而显得阴郁,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哀伤的情绪。
“山河一长剑,生死两知心”两句,将欧阳伯和比作一把长剑,象征其坚定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与欧阳伯和之间深厚的情谊,即使生死相隔,这份情谊依然存在。这种比喻既展现了欧阳伯和的英勇与坚韧,也体现了诗人对其人格魅力的深刻认同。
“世谱传来久,天文验自今”两句,通过历史与天象的对比,强调了欧阳伯和事迹的长久流传和深远影响。这不仅是对欧阳伯和生前功绩的肯定,也是对其精神价值的永恒颂扬。
最后,“此名埋不得,未信九原深”表达了诗人坚信欧阳伯和的名声与精神不会被遗忘,即使在九泉之下,其影响力也不会减弱。这一句不仅是对欧阳伯和的崇高评价,也是对后人传承与纪念其精神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欧阳伯和的深情悼念,展现了诗人对其高尚品质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传达了对英雄人物精神价值的深刻认识与传承的重要性。
大茅峰栖云绝顶,祠官石坛秋日冷。
杖藜萧条一老翁,仲冬焚香谒司命。
日间流水俯潺湲,妙意所得何能言。
昔闻兹山直通蜀,避世何必求桃源。
清晨跻攀历深窈,下视诸宫楼观小。
乱叶打头风倒吹,是日苦寒绝飞鸟。
三君弟子老奉祠,清净寡欲真吾师。
清酒绿液半凝脂,慰我远来还渴饥。
閒远先生更奇古,壁间示我虞翁诗。
诗中爱道李太白,结巢云松复此客。
九江秀色虽可餐,高隐何如炼精魄。
吾闻兹山到处有神仙,杨许遗书傥可传。
泥丸绛官朝内景,玉经玄文味至言,如此亦足昌吾年。
《二月十九日登大茅峰夜宿元符宗坛因呈集虚真人并閒远潘尊师》【元·吴克恭】大茅峰栖云绝顶,祠官石坛秋日冷。杖藜萧条一老翁,仲冬焚香谒司命。日间流水俯潺湲,妙意所得何能言。昔闻兹山直通蜀,避世何必求桃源。清晨跻攀历深窈,下视诸宫楼观小。乱叶打头风倒吹,是日苦寒绝飞鸟。三君弟子老奉祠,清净寡欲真吾师。清酒绿液半凝脂,慰我远来还渴饥。閒远先生更奇古,壁间示我虞翁诗。诗中爱道李太白,结巢云松复此客。九江秀色虽可餐,高隐何如炼精魄。吾闻兹山到处有神仙,杨许遗书傥可传。泥丸绛官朝内景,玉经玄文味至言,如此亦足昌吾年。
https://shici.929r.com/shici/3kTwVFDyp.html
城门有丈人,种瓜绿盈园。
瓜熟许邻吃,偷之竟不言。
岁久都感激,相期瓜蔓繁。
虽有困穷□,抱瓜瓜不冤。
近者天稍旱,群儿走塞门。
请为救瓜活,不忧井水浑。
深知丈人德,岂感使君恩。
忠信苟不偷,风俗诚所敦。
嗟嗟复嗟嗟,敢为鄙夫论。
清清慈溪水,蘋藻被涯涘。
昔年修妇职,采撷荐明祀。
殷勤执豆笾,斋肃事君子。
一朝双鸳鸯,别离隔生死。
死者无还期,生者当同归。
奈何姑嫜老,重以膝下儿。
升堂奉甘脆,篝灯训书诗。
庶以未亡人,慰彼泉下思。
溪水彼可竭,妾身不改节。
溪水有停污,妾心但明洁。
荧荧瑶台镜,玄发今已雪。
孤鸾虽不舞,寒影自澄澈。
溪水常流东,馀波总相从。
结发为夫妇,永别何由逢!
青山有玄寂,百岁须当同。
愿言合欢树,化作垄上松。
茑萝更缠绵,相依无终穷。
古来书学宗史籀,竹简遗文象科斗。
钟张真草更入神,片楮至今藏不朽。
先生下笔绝代无,鸣玉绾结青珊瑚。
况闻篆隶太倔强,百金一字传东吴。
墨池浸没玄兔颖,魑魅反走空堂静。
金戟交撑日月轮,银钩倒画龙蛇影。
欧虞褚薛真出群,精妙只数王右军。
英姿老气欲飞动,悬珠快剑相纷纭。
呜呼百世谁复识,我今作歌重刻石。
莫同茧纸旧兰亭,閟入昭陵永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