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劲树叶稀,秋深涧流细。
尽扫丹翠纷,全露峰峦致。
岩居宛委藏,涧道崎岖试。
骋怀烟霞标,游目尘嚣外。
素尚亦频来,兹焉契真义。
风劲树叶稀,秋深涧流细。
尽扫丹翠纷,全露峰峦致。
岩居宛委藏,涧道崎岖试。
骋怀烟霞标,游目尘嚣外。
素尚亦频来,兹焉契真义。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首句“风劲树叶稀”以劲风起笔,暗示季节已入深秋,树叶稀疏,为全诗奠定了清冷的基调。接着“秋深涧流细”进一步点明时节,深秋的山涧水流变得细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
“尽扫丹翠纷,全露峰峦致”两句,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山中原本繁茂的丹青翠绿扫除一空,展现出山峦的原始风貌,峰峦的轮廓在清风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大自然最纯粹的展现。这种描绘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暗含着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岩居宛委藏,涧道崎岖试”则转而描写山中的岩洞和曲折的溪流,宛委藏意指岩洞深邃,隐藏着自然的秘密;涧道崎岖试则暗示了探索自然的艰难与乐趣。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环境的险峻与神秘,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骋怀烟霞标,游目尘嚣外”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在自然美景中放飞思绪,远离尘世喧嚣的心境。烟霞标指的是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诗人借此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素尚亦频来,兹焉契真义”则点明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追求,即素朴的生活方式常常引领他接近自然的本质和真理。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舍人弱冠登华省,鸡树翮翩鹄栖影。
紫薇直退书自抄,红药吟成烛犹秉。
长安甲第如云高,但觉舍人官独冷。
将金作劲玉作寒,似凤声清鹤声警。
前身合是罗浮花,吹送寒香过庾岭。
我昔献赋来田间,骨节疏顽性孤鲠。
片言脱口众已惊,一诗投门君独肯。
开樽下榻百不嫌,劝学分餐一何幸。
闲披墨妙登宝台,快接谈源助修鲠。
雅量如君有几人,对君自失波千顷。
十日关晤如经秋,四载弥留共清景。
朝来黄气忽上眉,告我君恩许陈请。
三百名中未见收,八千里外将归省。
我在长安屡送人,祇有送君殊耿耿。
交情岂复争聚散,天意有如憎合并。
君去江南只半程,却过吴蒙旧乡井。
忆别君应念故人,移家我已同浮梗。
里中亦有数子才,心雄语随气力猛。
扁舟倘作半日停,乞为寄声劳引领。
吴天遥拍楚水长,岭树平开越山靓。
一路题诗到海南,定比来时更遒整。
未能免俗期丁宁,后岁来看曲江杏。
《送温舍人汝适归广州》【清·黄景仁】舍人弱冠登华省,鸡树翮翩鹄栖影。紫薇直退书自抄,红药吟成烛犹秉。长安甲第如云高,但觉舍人官独冷。将金作劲玉作寒,似凤声清鹤声警。前身合是罗浮花,吹送寒香过庾岭。我昔献赋来田间,骨节疏顽性孤鲠。片言脱口众已惊,一诗投门君独肯。开樽下榻百不嫌,劝学分餐一何幸。闲披墨妙登宝台,快接谈源助修鲠。雅量如君有几人,对君自失波千顷。十日关晤如经秋,四载弥留共清景。朝来黄气忽上眉,告我君恩许陈请。三百名中未见收,八千里外将归省。我在长安屡送人,祇有送君殊耿耿。交情岂复争聚散,天意有如憎合并。君去江南只半程,却过吴蒙旧乡井。忆别君应念故人,移家我已同浮梗。里中亦有数子才,心雄语随气力猛。扁舟倘作半日停,乞为寄声劳引领。吴天遥拍楚水长,岭树平开越山靓。一路题诗到海南,定比来时更遒整。未能免俗期丁宁,后岁来看曲江杏。
https://shici.929r.com/shici/uwrIK9.html
远山苍苍林木幽,林深山暮行人愁。
灯光远引得萧寺,如倦鸟获高枝投。
僧衣一两性朴率,略诘居里邀相留。
横扉置榻甫离地,析薪整粥不满瓯。
中宵辗转终不适,破棂败箨风飕飕。
我行江上已半月,挂帆欲往阻石尤。
今朝天气快晴美,策蹇来看金陵秋。
无端失路此间宿,万事真怪非人谋。
寺钟渐歌曙鸦起,草草漱盥还登楼。
对面正见钟阜树,来路却背青溪头。
依然揽衣出门去,留有馀恋劳回眸。
日光到地至江口,孤蓬移待芦花洲。
长年迎噪告风便,登舟火急开中流。
风声耳后倏浩浩,身世依旧鱼龙浮。
昔登蓬莱阁,海日望茫渺。
转瞬已三竿,烂缦祥云绕。
仙禁本舒长,恩光何荡浩。
故山恋春晖,陈情自拜表。
以此判霄壤,平生心未了。
岂敢恋丘壑,高怀出林杪。
回首长安远,西望空缥缈。
偶然辟蓬蒿,三间非构造。
所嗟羲驭驰,难为鲁戈倒。
长愿爱景光,六合尘霾扫。
颜楣曰延晖,余年乐熙皞。
三径松菊存,荣枯在苍昊。
君向阁外吟,情景赅多少。
山川自清淑,蹉跎人易老。
遑遑欲何求,长生安可祷。
晚节葆桑榆,安土根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