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旬秋暑不可触,发疏被汗如膏沐。
忽然三日风撼山,冬裘未具肤生粟。
去年登高作重九,黄菊未开新酒熟。
今年无酒不登高,独行漫绕庭边菊。
中原季月欲折胶,江界陨霜无脱木。
拥鼻从今四序移,遮眼残书岂真读。
涉旬秋暑不可触,发疏被汗如膏沐。
忽然三日风撼山,冬裘未具肤生粟。
去年登高作重九,黄菊未开新酒熟。
今年无酒不登高,独行漫绕庭边菊。
中原季月欲折胶,江界陨霜无脱木。
拥鼻从今四序移,遮眼残书岂真读。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开篇两句“涉旬秋暑不可触,发疏被汗如膏沐”生动地展现出秋天即便不像炎夏般炙热,但仍旧让人感到闷热难当,汗水涔涔,如同洗过的头发一般。
接着,“忽然三日风撼山,冬裘未具肤生粟”写出了突如其来的秋风使得肌肤起了鸡皮疙瘩,虽然还没有准备好冬衣,但已经感受到了初冬的寒意。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撼山”的字眼,形象地表达了秋风的力量与威严。
在“去年登高作重九,黄菊未开新酒熟”中,诗人回忆起去年的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自己登山时的情景,那时候黄菊花尚未开放,而新酿的酒已经陈化。这里透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的感慨。
“今年无酒不登高,独行漫绕庭边菊”则表达了诗人今年没有了去年的那份快乐,因为缺少了新酿的美酒,所以他选择独自在庭院边散步,环绕着那些尚未凋零的秋菊。这里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心境。
“中原季月欲折胶,江界陨霜无脱木”两句描写了秋天的景色,中原地区已经是深秋时节,树木间的露水结成了冰霜,而在江边,则有枯木未被霜冻融解。这两句不仅形象地刻画了自然界的变化,也隐喻了一种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
最后,“拥鼻从今四序移,遮眼残书岂真读”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他表示,从现在开始,他将要用鼻烟壶来驱散自己的忧愁,而那些残旧的书籍,他也只是敷衍地翻阅而已,并非真正去读懂其中的意义。这两句诗透露出一种对生活、时间和知识的无奈与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时光流逝的深切体悟。
一真那有黑白业,佛橐枉用为书箧。
人人反照自图成,说甚一花开五叶。
了无结习便超脱,因有挂碍生怖慑。
山鬼窟中求活计,玄关欲透知何劫。
匝天遍地自心源,若解承当真要捷。
树林水鸟皆法音,露柱幡竿光炜烨。
世上盲聋喑哑人,试问道师作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