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寻功德寺失道》
《寻功德寺失道》全文
明 / 刘大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最是祗园佳境深,白云堆里路难寻。

禅房未了看花兴,清梵空闻隔叶音。

酒醒微风双树远,诗成斜日半山阴。

相逢拟就汤休宿,古钵分泉洗渴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在寻找功德寺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联“最是祗园佳境深,白云堆里路难寻”以“祗园”为背景,巧妙地将寺庙与云雾缭绕的山景结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暗示了寻找之路的艰难与探索的趣味。

颔联“禅房未了看花兴,清梵空闻隔叶音”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禅房中未尽的禅思与窗外花开的景象相互映衬,清雅的梵音从树叶间传来,仿佛是心灵与自然的对话,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和谐。

颈联“酒醒微风双树远,诗成斜日半山阴”则通过酒醒后感受到的微风与远处的两棵树,以及夕阳余晖下山阴的景象,描绘了一种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深刻思考。

尾联“相逢拟就汤休宿,古钵分泉洗渴心”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遇后的愿望,希望能在古朴的环境中借泉水洗去心灵的疲惫,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一联不仅体现了友情的温馨,也反映了诗人对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禅宗智慧的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探索的渴望,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刘大夏

刘大夏
朝代:明   字:时雍   号:东山   籍贯:湖广华容(今属湖南)   生辰:1436年—1516年

刘大夏(1436年—1516年),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明代名臣、诗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任兵部尚书。刘大夏深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实现“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为“楚地三杰”。明武宗即位后,刘大夏屡疏请辞,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专权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1511年),遇赦返乡,旋即复官致仕。正德十一年(1516年),刘大夏去世,年八十一。追赠太保,谥号“忠宣”。刘大夏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等传世。
猜你喜欢

极目

群形寂无声,四野澹将夕。

中庭聊极目,一鸟渡空碧。

(0)

初夏

当春一脉生生意,直到如今始洁齐。

千树向荣知靖节,一庭交翠见濂溪。

柳塘花坞心应懒,葵扇桃笙手自携。

犹自清和未蒸溽,可人日日竹亭西。

(0)

丹水

瑟瑟复潺潺,朝宗去不还。

和云归汉浦,喷雪下商山。

影浸仙娥面,波涵织女鬟。

饮猿清满掬,渡鹿冷侵斑。

北润深通洛,东奔崄叩关。

灌园萦似带,漕硙曲如环。

夜枕惊幽梦,秋汀照病颜。

玉膏分地脉,银汉落人寰。

漱石藏青鲤,崩沙聚白鹇。

村桥微雨后,岸树夕阳间。

翠涨新萍绿,红浮败叶殷。

贰车时濯足,来伴钓翁闲。

(0)

官舍偶题

俸钱随月尽,公务逐时生。

白发多悲感,皇华倦送迎。

奉身无实事,困我为虚名。

会向沧浪上,秋风自濯缨。

(0)

仲咸以一秋苦雨两日忽晴以四韵见寄因次原韵兼纾客情

愁霖百日思低迷,昨夜星辰似旧时。

稼穑已伤忧客计,津梁全坏怯归期。

丹河浪减沙痕涨,锦岭霜晴月影迟。

喜霁未遑抽赋笔,劳君先惠碧云诗。

(0)

山僧雨中送牡丹

数枝香带雨霏霏,雨里携来叩竹扉。

拟戴却休成怅望,御园曾插满头归。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