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禽西过万年枝,人道飞鸣是路岐。
几向静中陪振鹭,也曾高处见长离。
共知天上闻声韵,直羡风前刷羽仪。
好与便随行缀去,舞韶应自有嘉时。
仙禽西过万年枝,人道飞鸣是路岐。
几向静中陪振鹭,也曾高处见长离。
共知天上闻声韵,直羡风前刷羽仪。
好与便随行缀去,舞韶应自有嘉时。
这首诗描绘了海鹤在自然界的独特形象与生活状态,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和与天地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图景。
首联“仙禽西过万年枝,人道飞鸣是路岐”以“仙禽”喻指海鹤,点明其非凡的灵性与超然物外的姿态。海鹤自西而过,栖息于万年古木之上,其飞行与啼鸣被视为道路的指引,暗含着对海鹤智慧与灵性的赞美。
颔联“几向静中陪振鹭,也曾高处见长离”进一步描绘了海鹤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它在宁静之中陪伴着振鹭(一种水鸟),显示了海鹤与同类的和谐相处;同时,它也曾在高处见到长离(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海鹤追求卓越与向往更高境界的精神追求。
颈联“共知天上闻声韵,直羡风前刷羽仪”表达了人们对海鹤声音与仪态的欣赏与羡慕。海鹤在天上的歌唱被人们所熟知,其优雅的羽毛在风中飘扬的场景令人向往,体现了人们对海鹤美好品质的认同与赞美。
尾联“好与便随行缀去,舞韶应自有嘉时”则寄寓了诗人对海鹤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海鹤能够随心所欲地飞翔,自由自在地舞蹈,认为这样的时刻终会到来,充满了对自然和谐与生命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海鹤形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与精神内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与对生命自由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季孟假神纠众族,子阳木偶修边幅。
天水将军益州牧,始皆应汉如伯叔。
误疑一姓不再兴,妄比天下十逐鹿。
鼎非吴魏强分三,国异楚齐俱毕六。
帝王有真人非敌,英雄觉悟天永禄。
何须苦恨符高言,且欲终违王命录。
秦尉时殊莫漫希,井蛙世并应齐伏。
未能旗鼓更相当,自合低头姑陆陆。
岂知四海万民同,度外终难二子独。
那许丸泥塞故关,已闻聚米成新谷。
西域奔亡少子束,既得陇焉复望蜀。
八克天威谁敢触,一纪虚名数果促。
地下相逢休痛哭,西伯西帝空惭恧。
洞胸何似子衔玉,相倚相矜徒自毒。
如山范景仁,确乎不可拔。
廷争万乘前,龙鳞日几捋。
至言金石贯,浩气鬼神夺。
国本建诸初,庙名正其末。
两朝社稷尊,众议资裁割。
南士起纷更,嚣陵出禁闼。
忠爱何所容,歌吟空自豁。
银青再辞荣,党碑非预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