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十万发关中,伟绩今时富郑公。
有米成珠资缓急,此心如秤慎初终。
滥竽几辈逃南郭,感帨无人赋上宫。
礼义果从衣食足,醇风今已四郊同。
仓储十万发关中,伟绩今时富郑公。
有米成珠资缓急,此心如秤慎初终。
滥竽几辈逃南郭,感帨无人赋上宫。
礼义果从衣食足,醇风今已四郊同。
这首诗赞美了富郑公在关中的丰功伟绩,以“仓储十万”形容其储粮之多,显示了富郑公对民生的关怀与治理的卓效。诗中提到“有米成珠”,形象地描绘了粮食的重要性,如同珍珠般珍贵,能够解决紧急情况。接着,“此心如秤慎初终”表达了富郑公在处理事务时的谨慎和公正,如同秤一样准确无误。
后半部分则通过“滥竽几辈逃南郭”这一典故,讽刺了一些不学无术之人,暗示他们如同南郭先生一般,无法胜任其职。而“感帨无人赋上宫”则可能是在感慨无人能像富郑公那样,为国家做出如此卓越的贡献。最后,“礼义果从衣食足,醇风今已四郊同”总结了社会秩序与道德风尚的提升,是基于物质基础的稳固之上,强调了富郑公的治国理念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使得淳朴的风气在四面八方得以传播。整体而言,这首诗是对富郑公治国理政能力的高度赞扬,以及对其深远影响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