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何处绿成闱,许我移居入翠微。
白月清风贫士宅,行云流水哲人机。
付身大冶从陶铸,置足迷途易拂违。
安得此生闲到老,南川扉近白沙扉。
苍苍何处绿成闱,许我移居入翠微。
白月清风贫士宅,行云流水哲人机。
付身大冶从陶铸,置足迷途易拂违。
安得此生闲到老,南川扉近白沙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渴望远离尘嚣,寻求宁静与自然之美的内心世界。首句“苍苍何处绿成闱”以苍茫的绿色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着,“许我移居入翠微”表达了诗人希望融入这片翠绿之中,过上与世隔绝的生活的愿望。
“白月清风贫士宅”一句,通过“白月清风”这样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清雅、宁静,仿佛是贫士的居所,但在这里,贫士并非真的贫穷,而是指精神上的富足和自由。接下来,“行云流水哲人机”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生活状态的动态美,行云流水象征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与哲人的智慧相得益彰。
“付身大冶从陶铸,置足迷途易拂违”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待陶铸的金属,意味着在追求精神升华的过程中,愿意接受各种考验和磨砺;同时,也表达了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向,避免误入歧途的决心。
最后,“安得此生闲到老,南川扉近白沙扉”表达了诗人对长久、平静生活的渴望,希望能在南川和白沙之间找到心灵的归宿,过上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日子。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的独白,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
记得当年,携客棹、曾览吴淞风物。
黄浦矶边芳草径,因叩朱门素壁。
宛似游仙,真同忆戴,夜泛山阴雪。
挥觞觅句,不让一时才杰。
秪今遥指江云,重吟海树,高兴依然发。
四十年来同宦侣,不觉飙驰星灭。
槐省垂鱼,凤池鸣玉,相对俱华发。
君恩报了,五湖重访烟月。
笑萍踪南北,赖陶谢、与同游。
正凤阁紬书,乌台执简,地峻人幽。
却喜自公退食,多暇日、心赏若为酬。
但得高朋嘉话,底须赵瑟秦讴。眼中世事醉中休。
向城头。见宿雨清尘,明蟾出海,良夜悠悠。
巳办金鱼玉佩,沽美酒、高咏蓟城秋。
聊共西堂秉烛,且须南陌停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