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陆龙图诜挽词》
《陆龙图诜挽词》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挺然直节庇峨岷,谋道从来不计身。

属纩家无十金产,过车巷哭六州民。

尘埃辇寺三年别,樽俎岐阳一梦新。

他日思贤见遗像,不论宿草更沾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óngshēnwǎn
sòng / shì

tǐngránzhíjiéémínmóudàocóngláishēn

shǔkuàngjiāshíjīnchǎnguòchēxiàngliùzhōumín

chénāiniǎnsānniánbiézūnyángmèngxīn

xiánjiànxiànglùn宿cǎogèngzhānjīn

chéngdōuyǒuxiánhuàzhūgōngxiàng

注释
挺然:傲然屹立的样子。
直节:正直的节操。
庇:保护。
峨岷:峨眉山和岷江。
谋道:追求真理。
从来不计身:从不考虑自身。
属纩:临终时。
十金产:少量财产。
过车巷哭:路过街巷听到哭泣声。
六州民:全国的人民。
尘埃辇寺:京城的尘土和寺庙。
三年别:分别了三年。
樽俎岐阳:岐阳宴会上的酒杯和菜肴。
一梦新:如梦初醒的新体验。
他日:将来有一天。
思贤:怀念贤者。
遗像:去世者的画像。
不论宿草:不顾及旧草。
沾巾:流泪。
翻译
傲然屹立的竹节守护着峨眉和岷江,一生追求真理从不考虑自身安危。
家中贫寒,仅有十金产业,路过街巷听到百姓哀哭,心痛六州的苦难民众。
分别三年,尘土飞扬中忆起京城的时光,岐阳宴席仿佛一场新梦。
未来某日,怀念贤者看到他的遗像,心中悲痛,哪怕旧草再添泪水也无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名为《陆龙图诜挽词》。诗中蕴含深厚的思想和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

"挺然直节庇峨岷,谋道从来不计身。"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忠诚直谏之士的赞赏,他们为了国家大义,哪怕是以身家性命为代价也不迟疑,体现了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和牺牲精神。

"属纩家无十金产,过车巷哭六州民。" 这两句描绘了古人在困难时刻的坚持和对百姓的深切关怀。即便是家境贫寒,也能以德行感动人心,对于民众的苦难能够流下同情之泪。

"尘埃辇寺三年别,樽俎岐阳一梦新。"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三年的分别如同尘埃一般,留在心中的只有那段难忘的时光,而未来却充满了新的希望。

"他日思贤见遗像,不论宿草更沾巾。"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古代贤者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过往荣耀的缅怀。即便是长时间过去,看到那些遗留下来的画像,也会不由自主地感慨系之,更不用说那已经荒废的旧迹了。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追求,以及对于忠诚、牺牲、关怀和怀念等价值观的赞美。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陈所斋挽诗·其一

胸涵万卷笔如虹,四海应无两所翁。

身老肯疑询有鬼,眼高不许宪交公。

祇缘命薄非才薄,信是文穷与学穷。

班路重来终一簿,予麾亦不到莆中。

(0)

朔斋中书刘礼侍挽诗·其三

一识端平三十秋,北关重别见南州。

紫薇阁下分房住,黄檗山前并辔游。

碧水诗来秋后得,吴门书去病中投。

交情不薄相期远,底料催归记玉楼。

(0)

送子晦宰南安·其一

送子南征爱子深,殷勤听取拙翁吟。

为儒但有书堪信,试邑元无谱可寻。

民病盍知渠即我,郡贫应念昔非今。

圣门絜矩真良法,彼此秤停要尽心。

(0)

送泳宰安溪·其三

此邑先曾有美传,雨旸仰佛令多贤。

复斋名比太丘长,清水仁如姑射仙。

廉白不惭居补处,精虔更为祝丰年。

殷勤办此身心去,莫怕溪滩稳放船。

(0)

用韵和黄兄

老如枯柏傲霜冬,名实俱忘赋芧公。

正苦岁寒无竹伴,喜知春思与梅同。

囊书待朔登金马,琢句追坡咏玉虹。

他日肯寻翁住处,花边野水与池通。

(0)

戊辰谒伯祖惠阳使君坟三绝·其二

少日春秋学最高,年踰弱冠掇危科。

也乘五马鹅湖去,埋玉凄凄草一窠。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