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赠王中允》
《奉赠王中允》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中允声名久,如今契阔深。

共传收庾信,不比得陈琳。

一病缘明主,三年独此心。

穷愁应有作,试诵白头吟。

(0)
注释
中允:公正、正直。
声名:名声。
久:长久。
如今:现在。
契阔:深厚的友情。
收:接纳。
庾信: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
不比:无法相比。
陈琳:东汉末年文学家。
一病:一场疾病。
缘:因为。
明主:圣明的君主。
独此心:只有这一颗心。
穷愁:困厄和忧愁。
应有作:应该有所创作。
白头吟:古代诗歌,常用来表达爱情或人生感慨。
翻译
公正的名声早已流传,如今我们的友情深厚如昔。
共同传颂你如同庾信才华出众,无人能及陈琳的文采。
因你的疾病源自圣明的君主关怀,这三年来你只有一颗忠贞之心。
在困厄和忧愁中,你应该有所创作,试着朗诵那首《白头吟》吧。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为奉赠给友人王中的作品。诗中通过对比古代文人庾信和陈琳的声名,表达了对王中允才华的认可与赞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时局变迁、个人遭遇的无奈与感慨。

“中允声名久,如今契阔深。”两句点出了王中的声望早已为世所知,但如今却因为种种原因变得遥不可及,显示出一种对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惆怅情怀。

“共传收庾信,不比得陈琳。”这里通过比较历史上的两位文人庾信和陈琳,表明王中的文学才能不在庾信之下,但又不及陈琳,这是一种以古喻今的手法,肯定了王中的才华。

“一病缘明主,三年独此心。”这两句诗则转向个人遭遇的描述,其中“一病”可能是指某次重病,或是比喻时光流逝带来的内心创伤;“明主”通常指贤明的君主,但在这里也可能暗示着理想中的知音或友人;“三年独此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理想或者才华未被赏识而持久的孤独与执着。

“穷愁应有作,试诵白头吟。”最后两句是对自己和王中的鼓励,一方面承认内心的忧虑与困顿,另一方面则表达了创作诗歌以抒发胸臆的决心。其中“白头吟”是一首著名的诗,常用来比喻壮志未酬、青春不再的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王中允才华的赞美,更是诗人杜甫对于友情、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挽陈丞相

中兴论相得耆英,进退能为国重轻。

有望临人山泰华,无私待物器权衡。

两朝礼貌缘同德,多士凭依为至诚。

自古元臣薨位少,一时生死极哀荣。

(0)

吕郎治先以职事至常山县不敢越境以书致两郡酒日铸茶

子到常山县,饶阳有敝庐。

相望百里地,空得数行书。

睡思茶料理,愁怀酒破除。

新秋即在眼,过我定何如。

(0)

谢寄端砚四首·其一

我居南楚君南越,遣骑持书致石泓。

未识松煤先一笑,向人鸲鹆眼能明。

(0)

家酿酒乡四首·其一

恶怀种种占胸次,俗物纷纷遮眼边。

知有醉乡无路入,竹渠昨夜响山泉。

(0)

诗催

练裙染翰初不惜,布袋写真殊未来。

并作山房一奇事,临岐更著小诗催。

(0)

过花桥

溶溶水拍堤,了了花隔岸。

不著小桥通,令人方寸乱。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