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二》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二》全文
明 / 祝允明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吾足如转莲,遇风无停时。

节候迭代序,常与家室辞。

三岁凡五出,别离复在兹。

行止岂有津,谁为我稽疑。

不若巢中禽,乃免霜霰欺。

天运实为尔,通塞任所之。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祝允明仿照陶渊明的风格所作,主题围绕着游子离家远行的感慨。"吾足如转莲,遇风无停时"形象地描绘了行者脚步轻快,犹如莲花随风摇曳,难以停留。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季节更迭中频繁的外出,诗人反复告别家人,流露出离别的辛酸。

"三岁凡五出,别离复在兹"强调了诗人长期在外奔波,每一次离别都让人心生感触。"行止岂有津,谁为我稽疑"表达了旅途中的迷茫和无人指引,暗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孤独感。诗人羡慕鸟儿有巢可归,得以避免风雨的侵袭,感叹命运的无常和道路的坎坷。

最后两句"天运实为尔,通塞任所之"揭示了诗人对天命的理解,认为人生的通达或困阻皆由天定,只能随遇而安,接受命运的安排。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式的诗,借游子的漂泊生活,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抉择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祝允明

祝允明
朝代:明   号:枝山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60—1527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山亭行题鳌海施厚确遗照

山居超尘域,山城半离即。

距城构山亭,亭在云山侧。

亭外护花栏,栏势随迂直。

桃竹柳芝兰,面面环亭植。

借问谁主人,春花报消息。

曰有儒者风,夙优才与德。

德是好秉彝,才乃擅奇特。

奇才处囊锥,文章应报国。

昊才亦爱才,玉楼召记逼。

因之降石麒,薪传火不熄。

游学鲲沙东,来从鳌海北。

学海家有源,还脩弟子职。

了了读父书,一一罗记忆。

持照索予题,其情正孔亟。

神交赠以言,敢惜金如墨。

信手而疾书,知心了无惑。

昔慕荆州名,恨不荆州识。

今晤荆州图,幸仗虎头力。

点缀尽生机,古道存颜色。

可知是淑人,其仪本不忒。

偕童不偕冠,天真无粉饰。

问讯亦何心,未可机械测。

古来容膝安,毋乃太偪仄。

今兹抱膝吟,悠悠意自得。

消受一事无,坐忘年万亿。

乾坤此山亭,浑然无终极。

(0)

东河飞沫

东河名胜画图中,浩荡浮空喷沫同。

绝似瀑泉飞百道,抛珠响逗晚来风。

(0)

海音诗

公门折节竞趋风,牵引都凭一线通。

辛苦为人装布袋,肯教妙手独空空。

(0)

海音诗

秋斋卧病谢朋徒,攲枕狂吟且自娱。

绝窟西来声不断,可知歌答有天吴。

(0)

台湾八景

十里平铺练,孤城落照边。

帆争云里鸟,人坐画中船。

浪撼鱼龙宅,盂悬上下天。

远沙渔火起,点点聚寒烟。

(0)

玉山

万壑千峰绕玉山,插云谁驾月梯攀。

台垣四季多灾气,讶对终南雪一团。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