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堂倦侣,醉墨黯、旧岑苔凝。
怅市鹤琴孤,哀龙笛渺,谁伴鸥波画艇。
倚遍危阑西风悄,坐待得、月明钟定。
应水磨、老仙霜花,词客尚留人境。幽兴。
兰成赋笔,难寻春镜。
念锦瑟华年,秋衾残泪,慵问沧桑梦影。
雨外镫檠,酒边箫谱,销尽沈腰衣冷。
谁唤起、暮雪山阴,一棹雁行催暝。
谢堂倦侣,醉墨黯、旧岑苔凝。
怅市鹤琴孤,哀龙笛渺,谁伴鸥波画艇。
倚遍危阑西风悄,坐待得、月明钟定。
应水磨、老仙霜花,词客尚留人境。幽兴。
兰成赋笔,难寻春镜。
念锦瑟华年,秋衾残泪,慵问沧桑梦影。
雨外镫檠,酒边箫谱,销尽沈腰衣冷。
谁唤起、暮雪山阴,一棹雁行催暝。
此诗《十二郎·题寿石公珏庵填词图》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李岳瑞所作,以梦窗韵为题,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与情感的画面。
诗中开篇“谢堂倦侣,醉墨黯、旧岑苔凝”,以“谢堂”点出地点,暗示了往昔的雅集与欢聚,而“倦侣”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离愁与疲惫感。“醉墨黯、旧岑苔凝”则通过墨迹的黯淡和苔藓的凝结,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氛围。
接着,“怅市鹤琴孤,哀龙笛渺,谁伴鸥波画艇。”诗人以“市鹤”、“龙笛”、“鸥波画艇”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孤独、哀伤的场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失落。其中,“鹤”、“龙”、“鸥”皆为古代文人常用来寄托高洁、超脱情怀的象征,而“画艇”则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静谧与空灵。
“倚遍危阑西风悄,坐待得、月明钟定。”这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危楼上倚栏远眺,感受着西风的轻拂,等待着月明钟声的宁静时刻。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期待。
“应水磨、老仙霜花,词客尚留人境。”“水磨”可能指磨墨之景,而“老仙霜花”则可能是比喻词人的才华如同仙人般不凡,即使在岁月的洗礼下依然保持其独特魅力。这句表达了对词人及其作品的赞美与敬仰。
“幽兴。兰成赋笔,难寻春镜。”“兰成”即南朝诗人谢灵运,此处借以表达对词人创作才华的赞誉。然而,“春镜”难以寻觅,则暗示了美好时光的流逝与不易捕捉。
“念锦瑟华年,秋衾残泪,慵问沧桑梦影。”诗人通过“锦瑟华年”、“秋衾残泪”等意象,描绘了青春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回忆的眷恋与对现实的无奈。
“雨外镫檠,酒边箫谱,销尽沈腰衣冷。”“雨外镫檠”、“酒边箫谱”描绘了雨夜饮酒、吹箫的情景,而“销尽沈腰衣冷”则以典故喻指时光流转,身体消瘦,形象地表现了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
最后,“谁唤起、暮雪山阴,一棹雁行催暝。”诗人以“暮雪山阴”、“一棹雁行”等意象,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以及对情感细腻入微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艺术与美的追求。诗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与韵味的作品。
朱氏西斋万卷书,水门山阔自高疏。
我来穿穴非无意,愿向君家作壁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