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酒乘兴画舫游,湖心亭畔暂维舟。
碧潭荡漾霞山峭,白日昭回岳寺幽。
纵棹往还襟自豁,放歌断续景饶收。
鸟声不觉啼残夕,转忆仲宣作赋楼。
载酒乘兴画舫游,湖心亭畔暂维舟。
碧潭荡漾霞山峭,白日昭回岳寺幽。
纵棹往还襟自豁,放歌断续景饶收。
鸟声不觉啼残夕,转忆仲宣作赋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游览西湖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内心的自由释放。首句“载酒乘兴画舫游”,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带着美酒,兴致勃勃地乘坐画舫在湖上漫游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愉悦轻松的氛围。接着,“湖心亭畔暂维舟”一句,写出了诗人临时停泊在湖心亭旁的场景,为接下来的景色描写做了铺垫。
“碧潭荡漾霞山峭,白日昭回岳寺幽”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碧绿的湖水与远处的山峰、霞光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幅色彩斑斓、层次分明的画面;同时,白天的阳光照耀下,岳寺显得格外幽静,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意境。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纵棹往还襟自豁,放歌断续景饶收”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湖上的自由自在,无论是划桨往复还是高歌吟唱,都让他的心情得到了极大的释放。这里的“襟自豁”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开阔与畅快,“景饶收”则暗示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陶醉。
最后,“鸟声不觉啼残夕,转忆仲宣作赋楼”两句,以鸟鸣声作为时间流逝的标志,暗示了一天即将结束,诗人不禁回忆起古代文人如王粲(字仲宣)在楼台之上作赋的情景,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趣的向往与敬仰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游览西湖时的愉悦心情与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与敬仰。
阳历山前巉削壁。倒挂云岩石洞黑。
未解源泉何处寻,但见长空一道白。
远望还同玉柱观。近看却似泻冰盘。
旋和甘露灌僧顶,忽傍飘风洒客冠。
崩崖陡下数千级。石面苔花泫泫湿。
曳来云脚共斜飞,迸出山腰还倒立。
山腰云脚路重重。小桥转过碧冥濛。
珠幕光中开古殿,雷声吼处度遥钟。
二十琉璃鉴石室。绛帏閟护金仙骨。
却从瀑里现龛灯,髣髴银河吐海日。
半空分沥入山厨。竹笕探来石臼储。
敲火石头自战茗,咒泉钵底乱喷珠。
千奇百幻看难尽,闪日摇山目乍瞬。
赴壑迢迢知几深,攒峰窅窅望逾峻。
夜半磬声窟里传。游人惊立暝林烟。
山僧却道耳根熟,偏向岩端结静缘。
《游阳历岩观瀑布》【明·李之世】阳历山前巉削壁。倒挂云岩石洞黑。未解源泉何处寻,但见长空一道白。远望还同玉柱观。近看却似泻冰盘。旋和甘露灌僧顶,忽傍飘风洒客冠。崩崖陡下数千级。石面苔花泫泫湿。曳来云脚共斜飞,迸出山腰还倒立。山腰云脚路重重。小桥转过碧冥濛。珠幕光中开古殿,雷声吼处度遥钟。二十琉璃鉴石室。绛帏閟护金仙骨。却从瀑里现龛灯,髣髴银河吐海日。半空分沥入山厨。竹笕探来石臼储。敲火石头自战茗,咒泉钵底乱喷珠。千奇百幻看难尽,闪日摇山目乍瞬。赴壑迢迢知几深,攒峰窅窅望逾峻。夜半磬声窟里传。游人惊立暝林烟。山僧却道耳根熟,偏向岩端结静缘。
https://shici.929r.com/shici/FPZJrC.html
泠泠百丈泉,迸流穿石罅。
上有千仞松,盘拿互相亚。
寒飙六月起,惊涛莽崩泻。
龙鳞珠雾喷,麈尾箭波射。
葱郁似含春,清凉可消夏。
閟岩夐深靓,悬磴绝潇洒。
兰楣支杏梁,缥缈连云架。
药臼倚松根,茶寮当竹下。
石几净无尘,丹书研露写。
苔印芒履滑,枝碍罗巾絓。
观世得沈冥,寄怀任骚雅。
名利两蜗牛,乾坤一指马。
言从静者居,请息俗士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