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梅常拟到参横,最爱微霜堕太清。
轻棹幽探烦结约,繁花乱点要晴明。
直须香里同扶杖,莫问尊前几举觥。
谁向诗盟最先歃,定知一座自公倾。
看梅常拟到参横,最爱微霜堕太清。
轻棹幽探烦结约,繁花乱点要晴明。
直须香里同扶杖,莫问尊前几举觥。
谁向诗盟最先歃,定知一座自公倾。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期待。首句“看梅常拟到参横”表达了诗人常常在深夜时分,等待着星辰参横(古人以参星横斜判断夜深),只为一睹梅花的风姿。第二句“最爱微霜堕太清”则写出诗人偏爱在微霜飘落的清冷夜晚欣赏梅花,营造出一种高洁的意境。
接着,“轻棹幽探烦结约”描述诗人兴致勃勃地划船前往幽静之地探寻梅花,不畏路途遥远,只为那一份约定。而“繁花乱点要晴明”则预示着诗人希望在雨后放晴的日子,欣赏到繁花盛开的景象。
“直须香里同扶杖”表达诗人愿与朋友一同在梅花的香气中漫步,扶持着彼此,共享这美好的时刻。“莫问尊前几举觥”暗示他们可能会在赏梅的欢聚中畅饮,但更注重的是情感交流而非酒量。
最后两句“谁向诗盟最先歃,定知一座自公倾”以诗歌结盟为喻,表达诗人自信在与朋友们的诗酒之会中,他的才情和人格魅力足以使众人折服,成为聚会中的焦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厚意以及与友人共赏美景的雅兴,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风雅生活情趣。
县职如长缨,终日检我身。
平明趋郡府,不得展故人。
故人念江湖,富贵如埃尘。
迹在戎府掾,心游天台春。
独立浦边鹤,白云长相亲。
南风忽至吴,分散还入秦。
寒夜天光白,海净月色真。
对坐论岁暮,弦悲岂无因。
平生驰驱分,非谓杯酒仁。
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看君孤舟去,且欲歌垂纶。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
升平贵论道,文墨将何求?
有诏徵草泽,微诚将献谋。
冠冕如星罗,拜揖曹与周。
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
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
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甫愁。
但营数斗禄,奉养每丰羞。
若得金膏遂,飞云亦何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