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放歌行》
《放歌行》全文
唐 / 王昌龄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

升平贵论道,文墨将何求?

有诏徵草泽,微诚将献谋。

冠冕如星罗,拜揖曹与周。

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

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

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甫愁。

但营数斗禄,奉养每丰羞。

若得金膏遂,飞云亦何俦。

(0)
注释
南渡:向南过河。
洛阳津:洛水的渡口。
十二楼:代指宏伟的宫殿群。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的地方。
月朔:每月初一。
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国君。
清乐:雅正的音乐。
千门:形容宫门众多,代指皇宫。
皇风:皇帝的德政之风。
庆云:象征吉祥的云彩。
泱漭:广大无边的样子。
抱日流:环绕着太阳流动。
升平:太平盛世。
论道:讨论治理国家的道理。
草泽:指民间。
微诚:谦称自己的忠诚微不足道。
冠冕:官帽,这里代指官员。
曹与周:指古代贤臣,这里泛指朝中重臣。
望尘:比喻趋炎附势。
入赋:参加科举或应试。
国士:国家的杰出人才。
负薪裘:指平民生活,负薪砍柴,穿着粗布衣服。
梁甫愁:引用《梁甫吟》,表达深沉的忧愁。
数斗禄:少量的俸禄。
丰羞:丰富的食物,指生活富足。
金膏:比喻快速成功或得志的机会。
俦:匹敌,相比。
翻译
我渡过洛水的南岸,向西遥望那巍峨的宫殿群。
皇宫中天子端坐,每月初一诸侯们前来朝见。
悠扬的雅乐响彻宫门,皇帝的德政惠及整个国家。
吉祥的云彩自东方而来,浩荡地环绕着太阳。
太平盛世重视讨论治国之道,文人学士追求的又是什么呢?
皇上下诏征召民间人才,我怀着微薄的忠诚准备献上计策。
朝堂上的官员如繁星密布,我恭敬地向他们行礼,如同面对古代的贤相。
我对趋炎附势之事不感兴趣,参与选拔也只是暂时停留。
幸运得到国家栋梁的赏识,得以摆脱平民布衣的身份。
如今我放声高歌,以缓解心中的忧愁,如同梁甫吟般深沉。
只求获得微薄的俸禄,让家中生活富足无忧。
如果能如愿施展才华,飞黄腾达,还有什么可比的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皇帝举行盛大仪式的宏伟场景,并通过对这次活动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参与这一盛况并得到皇帝赏识的喜悦之情。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华丽,是一首典型的宫廷宴会描写。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开篇即设定了一种宏伟壮观的景象,洛阳津是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而十二楼则可能指的是某种建筑或是对皇家园囿的美化描述。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描绘了皇帝在明亮的大殿里接受各路诸侯朝拜的情景。月朔,即农历的初一,古代常在这一天进行重要的朝会。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则是对宫廷音乐和皇权影响力的描写,显示了中央王朝的强大与盛世之象。

"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可能暗示着吉祥的云气以及天子的恩泽如同太阳般普照大地。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诗人对自己能参与这一场景的喜悦和自豪。"升平贵论道,文墨将何求?有诏徵草泽,微诚将献谋"表明诗人在朝廷中得到了提升,能够参与讨论国家大事,并且被皇帝征召为官,感到非常荣幸。

"冠冕如星罗,拜揖曹与周"则是对诗人所处环境的描写,或许是在形容宫中的盛况,以及诗人在朝会中谦和有礼地向其他官员致意。

"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表达了诗人对于目前能够参与这些重要场合而不是去关注世俗的烦恼感到庆幸,并愿意多停留一会儿在这种荣耀之中。

"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则是诗人感谢皇帝的赏识,能够摆脱过去的贫困生活。

最后,"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甫愁"表明诗人现在正是在这份喜悦中写下了这首诗,用来抒发自己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憧憬。"但营数斗禄,奉养每丰羞"则是说尽管只是微薄的俸禄,但也足以使家人生活无忧。

"若得金膏遂,飞云亦何俦"最后一句,是诗人对于未来更高地位和荣耀的向往,即便能得到更高的地位,也不过是如同云烟般自然而然的事情,不足为奇。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朝代:唐   字:少伯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生辰:698— 756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猜你喜欢

萋萋墙根荠,采掇盈一襜。

破白半浮糁,杀青微下盐。

长贫叹亦苦,积悟觉尤甘。

缅想拔葵者,吾今已伤廉。

(0)

诗一首

一瓶储粟一囊钱,儿学箕裘女纺砖。

更买小丘吾事毕,勘书评画了残年。

(0)

游洞岩

跨马绝风烟,夜与云俱宿。

弹琴向窗间,微月挂森木。

晓行岩上路,一溪缘净绿。

路穷入其中,溪流贯山腹。

岩开类天设,石乱疑鬼伏。

水从何自来,乃尔莹心目。

岩前野僧居,种桃满空谷。

惜已过芳时,不见花芬馥。

平生青霞志,耻受红尘辱。

老我茅三间,兹山疑可卜。

(0)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其一

注意惟闻简帝心,聊成退老寓登临。

放怀绿野岩瞻重,寄傲平泉国念深。

海阔水云和岛屿,时清钟鼓乐园林。

谢公岂久东山趣,天下苍生傒作霖。

(0)

题金华徐伯光义聚规约·其一

至矣前人惠后人,爱之无不用吾情。

寸心千虑规前定,六世一门家太平。

愈久愈教同保守,不容不念始经营。

业为可继宜休养,夜夜春雷鼻息鸣。

(0)

部中观新竹有感

粉署窗前小竹林,子孙蛰蛰得春深。

土膏肥迸苍龙角,地发抽迟紫玉簪。

檐近十分饶宿溜,墙高终日碍层阴。

南风昨夜阳和透,放出参天劲节森。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