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
升平贵论道,文墨将何求?
有诏徵草泽,微诚将献谋。
冠冕如星罗,拜揖曹与周。
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
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
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甫愁。
但营数斗禄,奉养每丰羞。
若得金膏遂,飞云亦何俦。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
升平贵论道,文墨将何求?
有诏徵草泽,微诚将献谋。
冠冕如星罗,拜揖曹与周。
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
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
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甫愁。
但营数斗禄,奉养每丰羞。
若得金膏遂,飞云亦何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皇帝举行盛大仪式的宏伟场景,并通过对这次活动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参与这一盛况并得到皇帝赏识的喜悦之情。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华丽,是一首典型的宫廷宴会描写。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开篇即设定了一种宏伟壮观的景象,洛阳津是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而十二楼则可能指的是某种建筑或是对皇家园囿的美化描述。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描绘了皇帝在明亮的大殿里接受各路诸侯朝拜的情景。月朔,即农历的初一,古代常在这一天进行重要的朝会。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则是对宫廷音乐和皇权影响力的描写,显示了中央王朝的强大与盛世之象。
"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可能暗示着吉祥的云气以及天子的恩泽如同太阳般普照大地。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诗人对自己能参与这一场景的喜悦和自豪。"升平贵论道,文墨将何求?有诏徵草泽,微诚将献谋"表明诗人在朝廷中得到了提升,能够参与讨论国家大事,并且被皇帝征召为官,感到非常荣幸。
"冠冕如星罗,拜揖曹与周"则是对诗人所处环境的描写,或许是在形容宫中的盛况,以及诗人在朝会中谦和有礼地向其他官员致意。
"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表达了诗人对于目前能够参与这些重要场合而不是去关注世俗的烦恼感到庆幸,并愿意多停留一会儿在这种荣耀之中。
"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则是诗人感谢皇帝的赏识,能够摆脱过去的贫困生活。
最后,"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甫愁"表明诗人现在正是在这份喜悦中写下了这首诗,用来抒发自己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憧憬。"但营数斗禄,奉养每丰羞"则是说尽管只是微薄的俸禄,但也足以使家人生活无忧。
"若得金膏遂,飞云亦何俦"最后一句,是诗人对于未来更高地位和荣耀的向往,即便能得到更高的地位,也不过是如同云烟般自然而然的事情,不足为奇。
跨马绝风烟,夜与云俱宿。
弹琴向窗间,微月挂森木。
晓行岩上路,一溪缘净绿。
路穷入其中,溪流贯山腹。
岩开类天设,石乱疑鬼伏。
水从何自来,乃尔莹心目。
岩前野僧居,种桃满空谷。
惜已过芳时,不见花芬馥。
平生青霞志,耻受红尘辱。
老我茅三间,兹山疑可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