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灞上閒居》
《灞上閒居》全文
唐 / 王昌龄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鸿都有归客,偃卧滋阳村。

轩冕无枉顾,清川照我门。

空林网夕阳,寒鸟赴荒园。

廓落时得意,怀哉莫与言。

庭前有孤鹤,欲啄常翩翻。

为我衔素书,吊彼颜与原。

二君既不朽,所以慰其魂。

(0)
注释
鸿都:指代远方的地方。
偃卧:躺下休息。
滋阳村:一个假设的地名,代表宁静的乡村。
轩冕:指代高官显贵及其车服仪仗。
枉顾:屈尊来访。
清川:清澈的河流。
空林:稀疏的树林。
网夕阳:夕阳如同被网住,形容夕阳美景。
寒鸟:感受到寒意的鸟儿,也象征孤独者。
荒园:荒废的园子,暗示冷清或萧瑟的景象。
廓落:空旷、寂寥。
得意:心情舒畅,自得其乐。
怀哉:心中有所感怀。
莫与言:没有人可以分享心事。
孤鹤:孤独的鹤,常象征高洁或孤独的人。
翩翻:飞翔的样子,这里指鹤振翅欲飞的姿态。
素书:白色的书信,常指哀悼、悼念之信。
吊彼颜与原:悼念颜回和原宪,二人均为孔子弟子,以德行著称。
不朽:永不磨灭,名声长存。
慰其魂:安慰他们的灵魂。
翻译
有位远行的客人来到了鸿都,悠闲地在滋阳村歇息。
他不关心权贵与官帽,只愿清澈的溪流能映照家门。
稀疏的树林中夕阳如网般洒落,寒冷中的鸟儿飞向荒废的园子。
在这样空旷寥落的时候他感到自在得意,心中的感慨却无人可诉说。
庭院前有一只孤独的鹤,常常振翅欲飞。
它仿佛要为我叼来一封书信,去悼念那两位已故的颜回与原宪。
既然颜回和原宪两位贤者永垂不朽,这便是我用来安慰他们灵魂的方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宁静生活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开篇“鸿都有归客,偃卧滋阳村”表达了诗人隐居田园的意愿,以及对平静乡村生活的向往。“轩冕无枉顾,清川照我门”则是对这种生活状态的进一步描绘,轩冕指的是古代贵族车上的帷幕,这里用来比喻诗人隐居的环境;“清川照我门”则是说清澈的溪流映照着诗人的家门。

中间四句“空林网夕阳,寒鸟赴荒园。廓落时得意,怀哉莫与言。”写出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感受和内心世界。“空林”、“夕阳”、“寒鸟”、“荒园”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淡远、孤寂的氛围,而“廓落时得意”则表明诗人在这种环境中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平静。

最后四句“庭前有孤鹤,欲啄常翩翻。为我衔素书,吊彼颜与原。”写的是庭院前的孤鹤,它似乎要啄食诗人经常翻阅的书籍,这里借鹤来传递信息,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二君既不朽, поэтому慰其魂”则是说这两位朋友虽然不在,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安慰他们的心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怀念友人的高尚情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朝代:唐   字:少伯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生辰:698— 756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猜你喜欢

和邓巽坡咏菊并见寄韵·其一

天涯秋晚见孤芳,华发萧骚易感伤。

对酒未尝忘北海,因诗惟恐瘦东阳。

古心翻得风霜白,冷艳宁随草木黄。

惟屈可餐陶可采,蝶蜂争得识寒香。

(0)

辛丑都司公廨与陈景清诸友小集作·其二

当才谁可柱中流,我辈何如避一头。

旧隐要寻鸥作伴,薄田足与鹤为谋。

蒹葭白露嗟今老,榆柳西风感昔游。

新秫已登鲈蟹贱,溪头何日舣归舟。

(0)

劭农归游白龙洞

老龙昔未蜕,尝蛰此山中。

霖雨春畴足,风云夜壑空。

两崖高下倚,一径往来通。

不愿千金剂,惟祈百谷丰。

(0)

句·其五

秋声和暮角,膏雨逐行轩。

(0)

岑公洞

隋邦危乱谁得免,虚鉴真人愿独行。

道骨仙风今可想,幽栖岩洞及高明。

(0)

送程给事知越州·其一

从横才业耸青冥,出处三朝重老成。

南就金城几万里,东归戎节拥千兵。

书从禹穴探应古,诗想鸡林购得名。

莫醉故园风月久,壶浆父老已来迎。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