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陪王侍御宴通泉东山野亭》
《陪王侍御宴通泉东山野亭》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江水东流去,清樽日复斜。

异方同宴赏,何处是京华。

亭景临山水,村烟对浦沙。

狂歌过于胜,得醉即为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péiwángshìyàntōngquándōngshāntíng
táng /

jiāngshuǐdōngliúqīngzūnxié
fāngtóngyànshǎngchùshìjīnghuá

tíngjǐnglínshānshuǐcūnyānduìshā
kuángguòshèngzuìwèijiā

注释
江水:江河的水。
东流:向东流淌。
清樽:清澈的酒杯。
日复:每日重复。
斜:倾斜,这里指夕阳西下。
异方:他乡。
何处:哪里。
京华:京都的繁华。
亭景:亭子周围的景色。
临:靠近。
村烟:乡村的炊烟。
浦沙:河边的沙滩。
狂歌:豪放的歌唱。
胜:胜利,此处可能指欢乐。
得醉:能够喝醉。
即为家:就视为家。
翻译
江水向东流去,每日饮酒直到斜阳。
身处异地,同享盛宴,哪里才是繁华的京城呢?
亭台依傍山水,乡村炊烟袅袅升起,映照着河岸的沙地。
放声高歌超越了胜利,能醉倒就是我的归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自然之中举行的宴会,诗人以江水东流为背景,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清樽日复斜"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宴会的悠闲气氛,而"异方同宴赏"则突显了宴席上人们的欢聚与共享之乐。

"何处是京华"一句,诗人似乎在问自己,在这远离京城的地方是否能找到心中的家。接着,"亭景临山水,村烟对浦沙"描述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画,宴会举行在一个靠近山水、有着村庄和沙滩的小屋中,这种环境让人感到既亲近自然,又与世隔绝。

最后两句"狂歌过于胜,得醉即为家"表达了诗人的豪放情怀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在这场宴会上,即便是狂热地歌唱,也不过是一种超越常规、寻求精神解脱的方式。"得醉即为家"则意味着在这种忘我之境中,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这份醉意,便成了他在异乡的家。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丝对远方故土的眷恋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戊子六月初七日扬威将军大学士威勇公长龄至京亲缴印信御勤政殿行抱见礼诗志欣庆

乍欣元老功归日,已庆丹楼俘献年。

握手开言欢复感,摅诚抱见礼尤虔。

(0)

梦侍

孤身苫次怆孤情,恍恍懵懵暗短檠。

彷佛趋庭来塞苑,分明宴坐近前楹。

初瞻不辨今同昔,欲语翻然恸又惊。

哀莫哀于梦中侍,风传寒漏正三更。

(0)

雉将雏·其一

行行麦陇边,见一雉将雏。

雏儿才长成,哑哑学母呼。

(0)

东坡引.泛舟访皆令闺友

樱桃红已足,日觑苔痕绿。

纶竿钓罢清溪曲,一村桑落熟,一村桑落熟。

闲愁莫展,翠蛾频蹙,强抱清琴对修竹。

池边有侣堪联续,山儿画半幅,山儿画半幅。

(0)

山花子.初夏

寂寂闲庭雨乍晴,绿阴如幄午风轻。

几转柳塘迷断岸,野桥平。

满架蔷薇花欲谢,趁风燕子掠浮萍。

慵卧小窗惊唤醒,被流莺。

(0)

蝶恋花.暮春

薄暮银塘风色静,闲倚雕阑,自赏娉婷影。

一簇芙蓉相掩映,唾花落处游鳞竞。

女伴潜呼浑未醒,横睇回波,才讶红妆并。

飞尽残霞天又暝,柳梢笑指新悬镜。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