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居浑似罢参僧,除却痴憨百不能。
意倦有时凭曲几,兴来随处曳枯藤。
云山直去宁须伴,藓磴高攀不计层。
闻道鼍鸣天欲雨,松门小住看云兴。
庵居浑似罢参僧,除却痴憨百不能。
意倦有时凭曲几,兴来随处曳枯藤。
云山直去宁须伴,藓磴高攀不计层。
闻道鼍鸣天欲雨,松门小住看云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题寺壁》,描绘了作者在庵居中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的亲近。首句“庵居浑似罢参僧”表达了诗人仿佛已远离尘世,如同出家修行的僧人般清静。接下来的“除却痴憨百不能”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脱,只有少许的痴憨之态,别无他求。
“意倦有时凭曲几,兴来随处曳枯藤”两句,写诗人随性而为,疲惫时就在弯曲的小几旁休息,兴致来时则漫步拽着枯藤,享受那份宁静与自在。诗人不拘小节,随心所欲,显示出他的洒脱个性。
“云山直去宁须伴,藓磴高攀不计层”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色,诗人独自欣赏云山,不需同伴,攀登山石也不畏其高,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最后,“闻道鼍鸣天欲雨,松门小住看云兴”以生动的细节收尾,当听到鼍(一种水生动物)的鸣叫预示着下雨,诗人便选择在松木门前暂作停留,静静欣赏雨前的云起云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庵居生活和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超然物外、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
花滩渔唱,认红树溪边,天影云荡。
云外结诗楼,倚楼人悠然运想。
沙鸥都熟,画半顷凉波相让。闲放。
喜此间,水竹无恙。
前林几家老屋,正斜阳当门晒网。
一笛西风,吹得青山都响。酒醒阑凭,梦回月上。
句如飞桨。才一晌。高歌已拍仙掌。
寻郎不过意翛然,炙尽龙涎几饼烟。
弄笔翻书闲坐久,已闻嘶马到门前。
每坐高斋夕阳到,愁悰诗字互相商。
清歌听久蛾投烛,家酿尝新蟹就糖。
鲭鲊秘传醒酒诀,荔松添撰和香方。
如今喜弛交谈禁,定许狂俦尽意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