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色满西山,将军猎骑还。
隔河见烽火,骄虏夜临关。
暝色满西山,将军猎骑还。
隔河见烽火,骄虏夜临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夜晚的狩猎归来的场景。"暝色满西山",暗淡的暮色笼罩着西山,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紧张的氛围。"将军猎骑还",将军率领的骑兵队伍在暮色中归来,显示出他们的勇武和职责。然而,"隔河见烽火"一句,突然引入了战事的气息,烽火在远处闪烁,意味着敌情不妙,敌人可能趁夜色逼近边关。
"骄虏夜临关","骄虏"一词暗示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他们夜间侵犯边关,显示出战争的威胁和紧迫。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将军归来的平静与烽火报警的紧张形成对比,展现了边塞生活的复杂与动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安全的忧虑。谢榛的《塞下曲》以其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明朝边塞诗的独特风貌。
皇天少甘泽,禾苗就枯槁。
何以慰三农,摅诚事祈祷。
贤王启睿衷,封章达穷昊。
上帝潜感孚,炎埃急除扫。
雷驱雨濛濛,风走云浩浩。
乾池滀聚水,平陆注行潦。
登场已收麦,被畛方茂稻。
畎亩润黍菽,村疃荣桑枣。
鼓舞喜儿童,歌谣乐耆老。
徭役蠲免多,赋税供输早。
宽恤沐深恩,仰载荷洪造。
应书大有年,秋成登万宝。
西蜀锦江津,相去万里隔。
此滩名相符,终古那可易。
不盈十丈许,湛湛漾寒碧。
饮虹蒸晓气,浴蟾浸秋魄。
射工每伺人,鸺鹠或呼客。
柳子记恶溪,陶令卧醒石。
今古非同时,出处亦异迹。
而我莫谐俗,乃有书传癖。
岂敢辞驱驰,当尽臣子职。
鲸波肯惮险,拿舟快所历。
遥遥紫金山,在望犹咫尺。
明发不能寐,帆开早潮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