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得茶杂韵》
《和得茶杂韵》全文
宋 / 吕南公   形式: 古风

衰翁脾病怯饮茶,不但嗜酒成雄夸。

夜长昼短读书苦,伫待鸡鸣愁日斜。

秋蔬搜肠酒正恶,踏炉火慢煎双脚。

偶然接得西安角,险欲冲尘送高阁。

沉吟却忆陈公子,惯在京华看贡篚。

蒙山顾渚建溪春,花乳清泠遍知味。

今来下国深秋景,酒厚花稀心未醒。

盱水中泠亦试烹,岂须奔走扬州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对茶的热爱与对酒的厌倦,以及他在不同季节品茶的感受。诗中充满了对茶文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茶品质的深刻理解和品味。

首句“衰翁脾病怯饮茶”,点明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对茶的态度,暗示了他可能因身体原因而对茶有所畏惧。接着,“不但嗜酒成雄夸”一句,通过对比酒与茶,表达了诗人对茶的偏好,认为茶比酒更值得推崇。

“夜长昼短读书苦,伫待鸡鸣愁日斜”描绘了诗人在夜晚长时间读书后的疲惫,以及等待天亮时的愁绪,突出了他对茶的渴望,以解读书之苦。

“秋蔬搜肠酒正恶,踏炉火慢煎双脚”描述了在秋季,诗人因食用蔬菜而感到饥饿,同时对酒感到厌恶,选择用炉火煎脚来取暖,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茶的依赖。

“偶然接得西安角,险欲冲尘送高阁”则表现了诗人偶然得到好茶时的激动心情,想要将它送到高处,以示珍视。

“沉吟却忆陈公子,惯在京华看贡篚”回忆起与朋友共品佳茗的往事,表达了对茶文化传承的感慨。

“蒙山顾渚建溪春,花乳清泠遍知味”赞美了名茶的品质,从蒙山到顾渚再到建溪,每一种茶都有其独特的风味。

“今来下国深秋景,酒厚花稀心未醒”描述了当前身处偏远之地,秋天景色虽美,但酒味浓烈,花稀少,内心仍未能完全清醒,暗示了诗人对茶的渴望。

最后,“盱水中泠亦试烹,岂须奔走扬州井”表达了诗人即使在盱水边也能尝试煮茶,不必特意去扬州寻找好水,体现了他对茶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茶的独特情感和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作者介绍
吕南公

吕南公
朝代:宋

吕南公(约1047--1086),字次儒,简称南公。建昌军南城县丰义乡人(今江西黎川县裘坊乡一带)。北宋文学家。博涉丰富,书无不读,为文不喜缀缉陈言。熙宁中,(公元1073年左右)士方推崇王肃、马融、许慎之业,剽掠临摹之艺大行,独南公不能逐时好。一试礼闱不遇,遂退而乐室灌园,益著书,且借史笔以寓贬,以斧名齐。元佑初,(公元1086年)立十科士,曾肇疏称之欲命以官,旋卒。南公著有灌园集二十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二十一

八寸葵花色似金,短垣老屋几丛深。

此间颇去长安远,珍重时看向日心。

(0)

蒲圻阴阳训术龚君素不识慕名来求自云伯晟任御史云其方物以其非素相知归之

东风归去一星官,堂上东头是豸冠。

如问翰林谁最健,此翁老未入诗坛。

(0)

程侍御载道奉使便省

钟山云落吴山雨,夜夜书灯唤子眠。

官肯清贫终得计,老同封爵即为仙。

偶然乌府风霜客,行到苍苔杖屦边。

候吏街头任沽酒,门前已卸晓骢鞯。

(0)

和冯银台游清凉寺留别韵

馀熇刚得片云浮,天亦怜人绝顶游。

此会垂垂遗我老,诸公衮衮觉谁忧。

已传新将韩擒虎,无复偷儿奡荡舟。

定到五更宫漏下,可忘问寝到龙楼。

(0)

郭节妇郭郎中祖母也

抱子哭夫日,抱孙哭子年。

身危将累卵,心碎甚飞绵。

孤在千金重,郭亡一发县。

万钟生不待,秪买墓边田。

(0)

内斋为淦邑谢能顺题

沟平水不咽,林密鸟无惊。

花笑因风动,门开觉犬行。

诗成潜索笔,灯灭暗移擎。

人亦常如此,君何独得名。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