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与一年,终同一日活。
昨宵即是空,今朝焉得脱。
无事损心神,内外相宗撮。
驱驱劳你形,耳中常聒聒。
千年与一年,终同一日活。
昨宵即是空,今朝焉得脱。
无事损心神,内外相宗撮。
驱驱劳你形,耳中常聒聒。
这首诗《回波乐(其四十五)》由唐代诗人王梵志所作,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时间以及内心状态的深刻思考。
首句“千年与一年,终同一日活”,以对比的方式提出问题:无论生命多么漫长或短暂,最终都归于同一天的流逝。这句诗探讨了生命的普遍性和时间的平等性,提醒人们不论寿命长短,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接着,“昨宵即是空,今朝焉得脱”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昨天已成为过去,无法挽回;今天虽已到来,但明天又将变成昨天。这两句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和生命的脆弱性。
“无事损心神,内外相宗撮”则转向内心的探讨,指出无谓的忧虑和烦恼只会消耗心灵的能量,影响内心的平静。这里强调了保持内心和谐的重要性,即“内外相宗撮”,内外合一,心灵与外界环境相协调,才能达到内心的宁静。
最后,“驱驱劳你形,耳中常聒聒”表达了对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的反思。忙碌的生活和不断的喧嚣常常让人疲惫不堪,诗中呼吁人们关注身体和心灵的健康,避免过度劳累,让心灵得到休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时间的价值以及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健康。它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触及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具有很高的启示性和艺术价值。
佳节携壶意,全如杜牧之。
百年谁不死,九日可□□。
□□差能饮,平生政坐痴。
胸中不酩酊,未许野人知。
殷勤挟小艇,迤逦登大石。
怪险若神造,幽阒真鬼宅。
凌汉龙头昂,负重龟背磔。
倒拽万牛喘,列坐千人窄。
眇视笑一拳,端拜俯半额。
凭肩护胫酸,呼酒镇心忒。
古壁剥旧题,灰窦碍颓屐。
甫快雨忽晴,刚醉日欲夕。
老禅嗜文词,短卷盈咫尺。
挥毫神欲飞,云开万峰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