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怀幔亭先生二首·其一》
《秋日怀幔亭先生二首·其一》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百二山河极望残,一门群从尽南冠。

谁怜鹦鹉笼中语,大有琵琶塞上弹。

寂寞金鸡双阙迥,飘零石马七陵寒。

锒铛夜宿昭阳殿,疑作西宫月影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通过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

首联“百二山河极望残,一门群从尽南冠”,开篇即展现出广阔而残破的山河景象,暗示国家的衰败与动荡,同时点明友人被囚禁的命运,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哀伤。

颔联“谁怜鹦鹉笼中语,大有琵琶塞上弹”,运用比喻手法,将友人比作笼中鹦鹉和塞上琵琶,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友人在囚禁中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鹦鹉的叫声和琵琶的乐声,既是友人内心情感的流露,也是对自由与和平的向往。

颈联“寂寞金鸡双阙迥,飘零石马七陵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凄清。金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双阙代表皇宫的高远与威严,但如今显得格外寂寞;石马作为墓碑上的装饰,象征着逝去的生命,七陵则暗示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友人命运的飘零与历史的无情。

尾联“锒铛夜宿昭阳殿,疑作西宫月影看”,以昭阳殿为背景,描述了友人夜晚在囚禁中的情景,仿佛连月影都成了对友人命运的讽刺。这一句不仅表现了友人处境的艰难与孤独,也暗含了对友人未来命运的担忧与关切。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特定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沉的怀念与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稳定的渴望。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凤仙图

华月中天一凤过,五铢衣薄夜凉多。

彩云未断箫声远,回首秦台路几何。

(0)

玄真院题画二首·其一

金阙琼楼虎豹关,蓬莱方丈五云间。

登高一望秋无际,徐福楼船几日还。

(0)

閒居漫兴二首·其一

瀼西茆屋曲江滨,几度东风乱后春。

黄四娘家楼上景,故应花恼白头人。

(0)

竹鹤老人画

水烟山霭树冥冥,船在丹青画里行。

如是苕溪二三月,南边雨落北边晴。

(0)

张南山二景·其一

冥冥天际风,历历江心树。

隔浦望渔村,人家水中住。

(0)

挽孙孟玙医士

生刍束玉见无因,宿草荒烟怅望频。

转眼忽惊千古别,到头谁是百年人。

海边明月伤心夜,湖上青山掩泪春。

惟有匡庐杏花树,东风依旧岁华新。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