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桥明月好,暮年方到扬州。
鹤飞仙去总成休。襄阳风笛急,何事付悠悠。
几阕平山堂上酒,夕阳还照边楼。
不堪风景事回头。淮南新枣熟,应不说防秋。
二十四桥明月好,暮年方到扬州。
鹤飞仙去总成休。襄阳风笛急,何事付悠悠。
几阕平山堂上酒,夕阳还照边楼。
不堪风景事回头。淮南新枣熟,应不说防秋。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王奕所作,名为《临江仙·和元遗山题扬州平山堂》。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怀旧之情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二十四桥明月好,暮年方到扬州。”这里诗人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到了晚年才来到扬州,对那里的景致有着深刻的印象。二十四桥常指扬州的古桥,而今夜之明月,则是诗中反复出现的情感寄托。
“鹤飞仙去总成休。”这句话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仿佛在说,无论是世间的纷争还是个人的奔波,最终都将平静下来,如同那飞走的鹤儿般自在。
“襄阳风笛急,何事付悠悠。”诗人提到襄阳的风笛,给人一种急促的感觉,仿佛在讲述某种紧迫的情绪。然而,这种情绪却又被交付给了悠悠的时光,让人不禁思考生命中的种种往事。
“几阕平山堂上酒,夕阳还照边楼。”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图景:在扬州的平山堂上饮酒,夕阳的余晖依然洒满了远处的边楼。这不仅是对环境的细腻描写,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即便是在边远的地方,也能享受那份宁静与美好。
“不堪风景事回头。”这句话表达了诗人面对美好的风景时,内心深处的感慨。或许是因为年岁已高,对往昔的记忆愈发珍视,所以在面对美景时,更觉不忍心转身离去。
“淮南新枣熟,应不说防秋。”最后两句诗中提到的“淮南新枣”指的是当地成熟的枣子,而“应不说防秋”则是在告诫自己或他人,不必过于担忧即将到来的秋季。这里有着对生活的从容与接受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扬州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晚年时对生活、自然以及历史记忆深刻的情感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