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秋意》
《山中秋意》全文
宋 / 李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拟握陂龙陟凤台,厌闻远雁一声哀。

霜乾殷叶背林去,雨足黄云归谷来。

蕙幛可能留鹤宿,草堂终待觅桤栽。

有心培养山中桂,不束轮囷作散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zhōngqiū
sòng / xīn

bēilóngzhìfèngtáiyànwényuǎnyànshēngāi

shuāngqiányīnbèilínhuángyúnguīlái

huìzhàngnéngliú宿cǎotángzhōngdàizāi

yǒuxīnpéiyǎngshānzhōngguìshùlúnqūnzuòsàncái

注释
陂:山坡。
陟:登、上升。
厌闻:听腻了,感到厌烦。
雁:大雁。
霜乾:秋霜使……干燥。
黄云:秋天的乌云。
蕙幛:用蕙草编织的帷幕。
鹤宿:仙鹤栖息。
桤栽:桤木种植。
培养:培育,培养生长。
山中桂:山中的桂花树。
轮囷:弯曲的样子,这里指树木自然生长。
散材:零散的木材,比喻不成材。
翻译
我渴望攀登坡地的龙凤台,厌倦了远处传来的一声声哀鸣的雁叫。
秋霜使树叶干枯,它们离开树林;雨后,乌云带来湿润,山谷间回荡着水汽。
或许在蕙草编成的帷幕下,能留住仙鹤过夜;草堂还需寻找桤木来种植。
我有意在此培育山中的桂花,不希望它们随意生长,成为散落的木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诗人对于秋天的感受和生活状态。开篇"拟握陂龙陟凤台",表达了诗人对于高远之处的向往,而"厌闻远雁一声哀"则透露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不愿再被远方大雁的叫声所打扰,显得有些孤傲与超脱。

"霜乾殷叶背林去"写出了秋天树叶在寒风中飘零的情景,而"雨足黄云归谷来"则是对秋雨过后山谷间云气盈盈的描绘,勾勒出一个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

"蕙幛可能留鹤宿"中的"蕙幛"指的是用野草制成的简陋住所,而"可能留鹤宿"则表明诗人愿意在这样简单的居所中与白鹤为伴,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紧接着的"草堂终待觅桤栽",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希望能够找到合适的地方,栽种桤树,营造一个安静的居所。

最后两句"有心培养山中桂,不束轮囊作散材"表达了诗人对于山中桂树的珍视和培育之意,同时也强调了他不愿将这些自然之物加以利用,只是为了让它们自由生长,保持其原有的美好。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隐者对于生活状态的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

作者介绍

李新
朝代:宋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猜你喜欢

观耕者有言

庶矣新田殖,疲民得无饥。

先输公家赋,又足食其私。

老父揖我语,岁功实由兹。

劝农古有官,助给牛种施。

今官亦劝农,行田吏奔驰。

尔去告尔长,我自安无为。

(0)

翰林故事莫盛于唐宋聊述旧闻拟宫词十首·其七

清馥香温酒玉脂,祝文已撰报都知。

夜来奉旨传丞相,五朵云浓押省咨。

(0)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其六

山人归去意何如,八尺方床自卷舒。

侧岸采茶敲石火,隔峰剪竹溜清渠。

碧潭印月菱花镜,白雁横空贝叶书。

后日相寻定何处?不于吴下即康庐。

(0)

送董参政赴召

丹极飞明诏,锋车召老臣。

仲舒经术䆳,贾谊谠言陈。

偃革怀殊俗,安田慰远人。

公心如皦日,江国自熙春。

散乱堆床帙,萧飕满案尘。

诡随吾不忍,高卧理还伸。

入奏能回主,当言莫爱身。

衮衣瞻望重,丈席侍趍频。

铅椠工无益,樵渔意巳亲。

白鸥波万里,浩荡未能驯。

(0)

赵大年小景

匹马冲寒踏落花,杏园深处曲江涯。

何如相对风轩坐,唤得渔船傍酒家。

(0)

丁亥岁十月十日夜梦乘船渡一大河既济望南岸一阁高数百尺窗户北向自檐至地上下以琉璃大帘垂蔽翠色半天甚奇丽也

云间高阁翠为帘,疑是仙居拥卫严。

虹影荡摇青帝阙,海风吹堕宝陀岚。

半空倒景惊奇绝,千丈摇光入顾瞻。

我自平生多异梦,似怜方朔诧雄谈。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