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维之父母》
《寿维之父母》全文
明 / 吴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人间何处近蓬瀛,沧海东头第一城。

门外碧桃花未老,庭前丹桂子初生。

两回甲子从头数,重受官衔彻底清。

白首相看无个事,含饴日日有馀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充满生机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长寿与家庭幸福的向往与赞美。

首句“人间何处近蓬瀛”,以蓬瀛象征仙境,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接近理想生活的向往。接着,“沧海东头第一城”则具体化了这种想象中的理想之地,强调其独特与尊贵。

“门外碧桃花未老,庭前丹桂子初生”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碧桃花与丹桂花分别代表青春与成熟,暗示着生命的不同阶段都充满了美好与希望。未老与初生,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状态的隐喻,寓意着无论年龄如何,心中都应保有青春的活力与对未来的期待。

“两回甲子从头数,重受官衔彻底清”揭示了诗人的另一层情感,可能是在表达对官场生涯的回顾与反思。两回甲子,即经历了两个完整的十二年周期,意味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循环。彻底清,既可理解为官场生涯的清廉,也可解读为心灵的净化,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与精神追求的重视。

“白首相看无个事,含饴日日有馀情”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描绘了晚年生活的平静与满足。白首相看,意味着与伴侣共度晚年,共享生活的点点滴滴;含饴,即品尝生活的甜美,体现了对生活细节的珍惜与感恩。日日有馀情,则强调了即使在平凡的日子里,也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理想生活、家庭幸福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与赞美,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温馨的佳作。

作者介绍

吴俨
朝代:明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猜你喜欢

瑞鹤仙.自寿

好山横翠幕。更一水流烟,嫩阴成幄。薰风转林薄。

笑劳生底事,漫嗟离索。霞觞细酌。

尽流年、青镜易觉。

算芙蓉、玉井香翻,不减旧阶红药。寂寞。

草玄空老,问字人稀,也胜投阁。骑鲸后约。

追汗漫,记寥廓。

便风帆高挂,云涛千里,谁道蓬壶水弱。

任蟠桃、满路千花,自开自落。

(0)

菩萨蛮·其四郑舜举别席侑觞

诏书昨夜先春到。留公一共梅花笑。青琐凤凰池。

十年归已迟。灵溪霜后水。的的清无比。

比似使君清。要知清更明。

(0)

周航定国携诸公所赠诗求次韵

拾青紫本一经明,得失由来信可惊。

美玉固应人未识,千钧何自俗能轻。

马曹寂寞心空在,骥子昂藏骨更清。

稳步烟霄迟速耳,笔端梦觉已花生。

(0)

列岫亭用范伯升韵

自我来南溪,池塘几春草。

结茅依云端,爱此山回抱。

奇峰七十二,罗列景逾好。

岂殊谢公窗,澄江更萦绕。

孤城千家邑,一目可尽了。

植葵思夏深,种菊待秋杪。

物华静中见,至理得深造。

东山与鲁郊,底用评大小。

平生丘壑心,计拙讵能巧。

亭皋远俗客,曳杖日频到。

箪瓢乐未改,在涧槃亦考。

况有吾人诗,飘然异郊岛。

(0)

次韵沈驹甫留别

笔下纵横自学林,胸中玉海更清深。

识君异县见眉宇,过我空山聆足音。

月近中秋还惜别,雪飞穷腊会重临。

闲门剥啄谁相问,与客宁论旧与今。

(0)

次韵子云盱眙道中三首·其一

海上狼烽不起烟,兵戈犹记旧年前。

岩居有客能招饮,肉食何人为给鲜。

但得生涯类盘谷,可无风景似斜川。

共寻糊口田三亩,仍办遮头屋数椽。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