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春杂咏八首·其八》
《感春杂咏八首·其八》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昨日众宾会,送我临漳河。

芳草碧如染,春风吹作波。

坐有两少年,鼓瑟而商歌。

一为《黄鹄曲》,令我涕滂沱。

逸翮横万里,俦侣离别多。

不如燕与雀,啁啾相鸣和。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春杂咏八首(其八)》,由清代诗人姚鼐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春日里相聚于漳河畔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色和音乐的渲染,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人生离别的感慨。

首句“昨日众宾会”,点明了聚会的背景,众人欢聚一堂,气氛热烈。接着,“送我临漳河”一句,既暗示了聚会即将结束,又引出了下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诗人以“芳草碧如染,春风吹作波”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绿草如茵,春风轻拂,水面泛起层层涟漪,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画面。

随后,诗人笔锋一转,写到“坐有两少年,鼓瑟而商歌”。这两句描绘了两位年轻乐师在聚会中演奏音乐的场景,他们的琴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某种情感。接下来,“一为《黄鹄曲》,令我涕滂沱”一句,直接点明了音乐所引发的情感反应,诗人被这曲子深深触动,不禁泪流满面。这里不仅表现了音乐的魅力,也暗含了诗人对人生离别的深刻感悟。

最后,“逸翮横万里,俦侣离别多。不如燕与雀,啁啾相鸣和”四句,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自由飞翔的向往与对相聚的渴望。他将自己比作高飞的鸿鹄,却因离别而感到孤独,而相比之下,燕雀虽小,却能相伴鸣叫,显得更加温馨和谐。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情世故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真挚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短暂相聚的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音乐艺术的感悟以及对人生离别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龙雾洲雪

此处几人行,隔波摇暮晴。

洲回江似玦,山远雪如城。

离合看双橹,荒寒又一程。

今年梅未醉,最觉别来轻。

(0)

白乐天影堂

晚慕浮屠伴衲衣,至今高榜揭岩扉。

梦中身世元无有,壁上形容果是非。

但得蓬蒿犹可住,何须兜率是真归。

渺茫两地知何在,满眼春波白鹭飞。

(0)

自遣二首·其二

畚筑家园手自操,虽无多景足偿劳。

十年种竹翻嫌密,一日栽松恨不高。

是处求田消二顷,尚谁有梦到三刀。

得名身后良痴计,尽拟浮沈付浊醪。

(0)

征南口号

春早云南麦已黄,泸江蒸雾水如汤。

马蹄半带阴山雪,变作人间六月凉。

(0)

秋日怀李仁卿

独倚斜阳百尺楼,故人千里思悠悠。

陶唐祠下烟光晚,姑射峰前雁影秋。

尊酒几时同李白,云山多处是并州。

临风惆怅无人会,一曲商歌写暮愁。

(0)

次韵瑛石室谢事雪窦归吴江

草堂旧在吴江上,江水江花照眼明。

久客归来浑似梦,比邻相见不知名。

莼香笠泽思张翰,瓜熟青门忆邵平。

一夜西风吹白发,挑灯因自赋秋声。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