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径转西麓,山花能白红。
要知造物心,政在无言中。
竹径转西麓,山花能白红。
要知造物心,政在无言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中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造物主(即上天或自然)的敬畏之情。"竹径转西麓,山花能白红"一句,以生动的笔触展现出山中竹林蜿蜒曲折,随着季节变化而显现出的不同色彩,这里的“山花”指代了山中的各种花卉,如桃李等,它们在春天竞相开放,形成了一幅白红交织的画面。
"要知造物心,政在无言中"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深层次哲理的领悟。“造物心”指的是大自然创造万物的心思,而“政在无言中”则表明这种心思并非通过语言来传达,而是通过自然界本身的运行规律和现象。在这里,诗人似乎是在倡导一种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简洁而深刻,通过对山中景物的描写,引申出对自然法则和生命哲理的思考。
养鸷非玩形,所资击鲜力。
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
探雏网黄口,旦暮有馀食。
宁知下韝时,翅重飞不得。
毰毸止林表,狡兔自南北。
饮啄既已盈,安能劳羽翼。
税驾倚扶桑,逍遥望九州。
二老佐轩辕,移戈戮蚩尤。
功成弃之去,乘龙上天游。
天上见玉皇,寿与天地休。
俯视昆崙宫,五城十二楼。
王母何窈眇,玉质清且柔。
扬袂折琼枝,寄我天东头。
相思千万岁,大运浩悠悠。
安用知吾道,日月不能周。
寄音青鸟翼,谢尔碧海流。